第八章 安排

关灯
齐大老爷素来不管内院的事,那几年他外放回不来,根本无限顾及府中杂事,全权由孙姨娘操持,虽然生出一些波折倒也还算稳妥。

     只是几个女儿教养的不甚合他的心意,温顺有余,却又过于谨小慎微些,失了大家之气。

     他不由叹了口气,又想起楚氏来。

     所谓贤妻,是内能主持家事、教养子女,外懂人情世故,善于交往。

    精于人事的,为丈夫谋仕途也不是不能。

    楚氏一年连门都出不了几次,见自家人都不自在,更不用说与那些夫人们结交了。

     几位姨娘虽然精明,但毕竟身份上差着…… “不如让齐宸出面,她是嫡女又年级尚小,就算有什么纰漏也无伤大雅,况且姐姐们还可以加持一把。

    ” 齐宸? 齐大老爷不由想起那双通透如星的眼睛。

     “那就让齐宸历练历练吧,等过年开了春,让柳大娘好好教导一下齐宸怎样写信回帖。

    再去请个懂礼仪的,给几位小姐规整一下礼仪规矩。

    ” 郑姨娘心中大喜。

     她还以为大老爷会觉得齐宸年幼不堪大任,需她多费口舌,没想到这样容易就答应了。

     她回去就预备起来了。

     除了找人给小姐们教导礼仪规矩,还让人去绸布庄采办了一批布料,给几位小姐添置新衣。

     齐寰得了一匹豆青色和一匹枣红色的料子。

     孙姨娘看着生气:“裁制春装谁用这样暮气沉沉的颜色?把这两匹料子打哪来送回哪去,同她说我们院里还不缺这点东西!” 送东西来的小厮急急把料子报下去,送回到郑氏那里。

     齐大老爷正在暖阁喝茶,小厮心惊胆战地把孙氏让带的话说了,郑姨娘默不作声,给大老爷添了杯茶。

     大老爷的眉头皱了一下,没有作声。

     郑姨娘道:“齐寰不喜欢,那就换两个颜色再送去罢。

    先前让各院派人来选料子,若不是她们院里迟迟不见人,也不至于拿旁人挑剩了的。

    ” “她既然不缺,你就不必送了。

    ” 齐大老爷放下茶盏。

     郑氏忙站起身,吩咐下人将老爷的披风拿来。

     她将暖手炉递给齐大老爷,笑着道:“姐姐入冬以来就病者,身子不舒服难免脾性差了些。

    ” “怕是心病吧。

    ” 齐大老爷抬步向外走,郑氏忙喊人打帘子。

     楚氏正忙着给齐宸缝制新衣。

     齐宸得了一匹湘妃色和一匹鹅黄色的缎子。

    都是十分娇嫩的颜色,用来做春裙再好不过。

     光有新衣不够,还得做几朵相称的绢花才是。

     她又赶紧让人打来箱笼,寻合适的料子做绢花。

     齐宸正在厢房的外厅里听大宝打探来的消息。

     “你是说,住在三门巷的楚之明大人同阜安门的楚家是一脉的?” “确实是一脉,三门巷的楚大人外放不过是前几年的事,回来便谋了通政司左通政的差事。

    ” “他的夫人孩子还留在庐阳老家,这几日府里人进进出出的买办,似乎是要把家人接来了。

    ” 楚家在京中的大宅位于阜安门,楚之明却在三门巷买了个两进的小宅子,而且阜安门楚家的大老爷楚恪不是工部尚书吗,怎得楚之明外放回来却谋了个通政司的清淡官职? 莫不是楚之明和楚恪私下关系不好? 可大宝说,看见阜阳门的管事来三门巷送过节礼,两府的管事在门口攀谈,笑盈盈的样子不像是来往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