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节

关灯
他知道他娘一心期待着成才有些着急,所以仔细分解了一番,不想他娘误会以致和二房生嫌隙。

     韩云清和韩云静更小,别看大家好像都是同岁,可是一开始就好比韩缜有着高中自学的水平,人家才是真正的小学生从头开始,本来就不能比较。

     反正在不知情的人眼中,韩缜今年就入场考试是相当于胡闹了! 韩维为此还特地找到他劝说了一番。

    自从当了齐王公子伴读,日常进出宫中,韩维也成长了不少,气度更稳重了。

    加之被立为了世子,在众兄弟中真正的第一人,也更傲然自矜,看待韩缜这个小弟弟也没有以往的威胁感,但也平平,本来相处就少,如今感情更是淡漠。

     他前年下场,可惜止步于院试,目前是童生,今年打算再下场一试。

     韩维知道科举的不容易,如他有宫中大儒教导,等到十三岁下场,也不过是个童生。

    他不相信韩缜会比自己更高明,也是好心,就是为了涨经验也不急于一时。

    韩缜还小,完全可以多学几年再下场,何必着急呢! 韩缜谢过他,不过坚持说自己已经下定决心了,还是想今年就考。

    韩维只好拂袖而去! 韩缜也顾不得府中人的想法,反正他现在就是一个准考生的心态,还扒拉了小伙伴一圈,看有没有也想考的,大家可以约着一起去啊,有伴! 威远侯府的李钦早就是小秀才一枚,才十四岁就是秀才,即使放在文官家庭里也是堪称优秀。

    倒是永安侯府的王嘉悦,还有修国公家的马来恩,他还有一个兄弟马来运,不过他们兄弟一个爱文,一个爱武。

     王嘉悦和马来恩比韩缜稍大三岁,他们都是想着走从文这条路的,勋贵之家只要家中子弟上进,资源上是不用担心的,起点天然就比普通学子高。

    他们倒没有一定的把握,就是想着先下场试试,反正都在京城,万一考不中就当长长经验也好,因此韩缜一招呼他们就颠颠一起报名了。

     至于其他学文的小伙伴那水平还低,就不来凑这个热闹,不过约定好了到时一定会给他们加油! 上考场平时的学习积累固然重要,熟悉环境也重要,古代很多的考生常年埋头读书,两耳不闻窗外事,心理素质就差些,体质也不太好。

    这一点真的比不上现代学生经验丰富! 刚过了年不久,韩缜就开始准备,和小伙伴们互通有无,分享彼此掌握的资料。

    比如考官是什么人,在文章上有些什么喜好。

    同时也叮嘱他们注意锻炼身体,把身体养好了。

     然后在家里还搭建了一个考场,把王嘉悦和马来运也叫来,来了场实地模拟考。

    韩缜个人觉得这样做很有用的,多来几次,也不用担心到时太紧张影响发挥。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就到这,真的坚持不住了,姑娘们懂得!晚安,可以的话多多留言啊! 第59章 童生试也叫“童试”,其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

    县试一般都在每年的二月份举行,一般连考四场或是五场,具体场数由当时的主考官而定。

    通过后进行由府的官员主持的府试,在四月举行,连考三场。

    通过县、府试的便可以称为“童生”,再参加由各省学政或学道主持的院试。

     只有院试合格后,才能真正成为一名秀才。

     报名的时候要填写籍贯、姓名、年龄、三代履历,还有本人容貌如何等表格,同时童生要有同考者五人互结,并且有本县廪生作保,才能参加考试。

     这些对韩缜都不是问题,有永宁侯府在,找人互结作保再容易不过,都用不上他出面就把事情办好了。

    甚至还好拿到一个好的考号,不至于被安排到臭号去。

     绝对的公平不管哪里都不存在,对于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