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节

关灯
一凛,心知这就是十三阿哥所说的,日后不能再庇护于他了。

    十三阿哥一旦驾鹤西去,原本他执掌的那些力量就会移交到旁人手上,如果这个“旁人”,恰好是贾雨村这样的小人,攀咬起来,那么朝中自然人人都不能幸免。

     甚至不用等到十三阿哥的权力下移,如今朝中鼓励密折,雍正支持官员们以密折的形式就朝中积弊提出建议。

    然而经过了对年羹尧的大检举,和对允禩、隆科多及其余党的声讨之后,这种密折制度,几乎已经成了一种相互告密与揭发的工具。

    臣子们通过密折检举,从而打击异己,攻讦政敌。

     这种密折,石咏在南书房已经见到了很多。

    他甚至见到不少名臣也被拖下水,不得不以此为手段,一面保护自己,一面达到政治目的,他所熟识的几位如李卫、朱轼等人,都未能免俗。

     石咏一想到这里,牙一咬,开口对十三阿哥说:“姑父,日后小婿……小婿恐怕会自请辞官,离开京里一阵子。

    ” 十三阿哥一惊,努力睁圆双目,瞪着石咏。

    他的右手此刻搁置在枕边,正一指伸出,遥遥指向室中的屏风。

     早在石咏取过那只匣子的时候,他就已经注意到十三阿哥一直冲他做出这个手势。

    他也早就注意到了那座屏风后面露出一片宝蓝色的缂丝常服衣角,甚至刚才十三阿哥在交代身后事的时候,石咏能够听见那屏风后头压抑着的呼吸声。

     这情形在十三阿哥府不止出现过一次,石咏大致能猜出,以雍正皇帝与十三阿哥的情谊,这种时候雍正皇帝必然会陪伴在十三阿哥身边,微服过府探病亦是人之常情。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十三阿哥一直暗暗向石咏比划手势,提醒石咏,说话小心。

     与此同时,石咏也另外明白了一点。

    这匣子里他早先的那些“罪证”,在雍正面前,应该也早就过关了。

    十三阿哥与雍正两人之间没有什么秘密,这一匣子的字纸,十三阿哥能命他阅后即焚,必定是雍正点了头的。

     可是石咏虽然明知自己这样那样的“罪证”与错处,在雍正皇帝面前已经过了关,可是他想说的那番话还是压在心底,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

     “为……为何?”十三阿哥望着石咏,眼中带着忧惧。

     石咏想了想,一咬牙,道:“不是人人都像姑父您一样,愿意用一腔诚挚去信任旁人。

    这是小婿想要辞官离开的原因……” 他说话时,留神屏风后面的动静,果然听那边一阵急促的呼吸。

    想来应当是动了真怒,怒的大约是石咏竟如此不知好歹,明明已经如此幸运,却得了便宜还卖乖;又气得是他在如此年富力强之时,竟要辞官远遁,凭空浪费一身好才具。

     可是石咏这一番话,便是特意说给屏风后面那人听的。

     “不风闻告密、不随意揭发,与其说是一种令人钦佩的德行,倒不如说是一条不能逾越的底线。

    ”石咏忍不住再度眼眶发热。

    这是对历朝历代惨痛教训的总结,虽说历史的进程不过是错误的不断重复,可他总不能看着他所钦佩敬仰和喜爱的这些人们,再一步一步地错下去,互相折磨。

     “一旦朝中告密成风,臣子们势必人人自危。

    不断的告密与相互揭发,终使人与人之间失去基本信任,甚至相互攻击侵害,这必将冲击人们心中的是非观念,最终将毁掉这世间的道德基石。

    ” 十三阿哥听见石咏所说的,皱紧了眉头,思索片刻,忽然舒开眉心,眼里生出光亮,似乎他以前心中的疑惑,此刻都被石咏一句话给开解了;又好像他陡然勾起了遥远的回忆,正是这回忆令他触动,给他方向。

     然而并不是人人都像十三阿哥那样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