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亡国第一百三十九天

关灯
的折子递去秦筝跟前。

     刚接手整个江淮和南境的秦筝,虽然每日看堆积的公文看得头昏眼花,但她很快发现,底下的大臣们个个都上进得很,差事一件办得比一件漂亮,这总算是让她称心了不少。

     就连宋鹤卿都感慨,说这批跟着殿下打江山的臣子就是不一样。

     只有秦简每日阴沉沉的,就差吃饭睡觉都盯着所有大臣。

     他先前跟着宋鹤卿做事都是磨砺居多,接手御史台后,一心想做出点成绩来,奈何整个江淮大小官员全都殚精竭虑,愣是没让他抓到一点可参之处。

     他只能把大臣们盯得更紧些,大臣们被盯得战战兢兢,只剩没豁出老命去忙政务。

     秦筝对此毫不知情,江淮和南境,就这样在秦简和大臣们的这场内卷中,远超秦筝的预期被建设了起来。

     同北戎人的这场仗不知要打多久,大楚内乱的这两年民不聊生,如今中部和南部虽说是平定下来了,可若要供给北方的军队,必须尽快恢复元气。

     秦筝亲自带着工部人马在严冬里赶修鱼嘴堰水库,除此之外,也在沿江各州府颁布新政法令,减免赋税、大兴农桑。

     …… 北庭。

     楚承稷此番北上,留了安元青、董成等人驻守江淮,他自己则带了王彪、赵逵等一干悍将。

     连钦侯收到消息,在楚承稷大军抵达北庭时,亲去城门外相迎。

     连钦侯的爵位是他当年在战场上一刀一剑拼杀出来的,放眼整个大楚,论领兵打仗,他自称第二人,便没人再敢称第一人。

     在识人这块,连钦侯自认也有些眼力。

     前楚在江淮一带迅速起势,连钦侯在楚承稷还未找上他时,便先留意到了这股前楚势力。

     那时楚承稷只占据了青州一城,不管是李信还是淮阳王,似乎都能轻易掐灭这股火苗,可谁也没想到,李信的人马在楚承稷手中屡屡受挫,愣是让前楚这股势力在夹缝中长成了参天巨木。

     楚承稷打下的那些漂亮战,早在民间传得沸沸扬扬,连钦侯也有所耳闻。

     昔日那声名狼藉的太子,突然就文武双全,悍勇如楚氏先祖武嘉帝,连钦侯心中也是生疑过的。

     北庭有难,林家兄妹先后前来相援,见过林尧那一身武艺后,连钦侯还当楚承稷能这么快稳定南方占据,只怕多得益于这位林姓将军。

     自古贤君底下出悍将,就是怕有朝一日功高震主,引得君心叵测。

     连钦侯赏识林尧,暗里提点过他几句,但林尧不知是太过真性情没听懂,还是听懂了也压根没把他的话当回事,连钦侯怕他误以为自己是离间他和大楚,遂也不再多言。

     此番亲迎楚承稷,连钦侯远远就看到了马背上身着麒麟玄甲的高大男子,暗叹前楚太子军中果然是人才辈出,林尧已是人中龙凤,这位领兵的小将,更是威仪不凡。

     这群后生,实在是可畏。

     待大军走近,他视线在楚军部队中睃巡了一趟后,没发现随行的马车,这才又将目光迟疑落回了那玄甲金冠的男子身上。

     麒麟甲,紫金冠……这领兵的小将莫不就是楚太子? 连钦侯镇守北庭,十余年未曾回过汴京,还真不知太子是何模样。

     他这边惊疑未定,一同出城来迎大军的林尧已经催马上前:“末将恭迎太子殿下!” 这一声无疑是坐实了楚承稷的身份,连钦侯惊讶过后,只叹难怪林尧压根不把他先前提点的话放心上,这位楚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