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关灯
他认定是朝阳公主煽动了各地贼寇,在太子出发后,再度降下一道圣旨:封项知归为虎威将军,令掌二十万大军随其绥靖善后,征剿群盗,安辑万民;待赶赴塞北边境,再与太子殿下协同声势,平息公主的叛乱。

     虎符剖作两半,并铸印一同送来,项知归奉旨领命,预备三日后挥师出征。

     临行前夕,大军照例在校场上列阵操演,等待项将军的检阅。

     主将未到场之时,甲马不驰骤,金鼓不乱鸣,每一个战士都全副武装,目露刚毅,屏声敛气,宛如静穆的兵俑。

     黎明曙色中,项将军一步步走至台上。

     这些年他不停地严厉地磨炼自己,已然从风流少年长成一名颇受拥戴的青年将领,白银铠甲配着皎雪骢马,双眸炯炯似朗星,顾盼之际,极有威势,周身一轮轮光芒扎得人眼目发痛。

     霎时间,整个校场的人都昂奋起来了。

     将军一挥令旗,广场上响起第一次角声,步兵执持器械,骑兵翻身上马,同时分散而立。

     步兵齐齐发出“嚯”的一吼,声势大壮,一排排地正步走过去;骑兵随从两旁,座下的马异常精神,豪迈而又剽悍。

     兵士们凝神贯注,看令旗所指处,便向某处转身。

    两旗交叉,则合并为一队;两旗分开,则一队分散为两队。

    每一次前进,始终以六步七步的距离为准,从容不迫,进止有节,真是应了兵书上所描述的场景:“六步七步而止齐,六伐七伐而止齐。

    ” 围着校场走过一周,回到原来的起点。

     第二次角声,步兵怀抱干戈,蹲跪于地,做出潜伏备战的姿势。

    随后击鼓为号,步兵一排排地奋起,假装来到了敌人面前,三次呐喊,三次击剌;骑兵也从两边跃出,左右交替作掩杀状,显得格外勇猛。

     又一声令下,方肃容立定。

     项知归居高俯瞰着自家麾下的堂堂之阵,整整之旗,骄傲之情溢于言表训练重在平时啊。

     副将则鸣一脸犹豫,大着胆子向他吐露疑问:“项老将军乃前朝旧臣,而将军是项家之子,为何今日却要替元氏出征、讨伐昔年旧主之胤?” 将军置若罔闻,乘马在兵阵中巡行一圈,嗓音慷慨激昂,令人为之震撼: “诸军,持尔金戈,缚尔铁马,请听我一言。

    ” “古人曾云:‘以仁为本,以义治之,之谓正。

    正不获意则权。

    权出于战,不出于中人。

    是故杀人安人,杀之可也;攻其国,爱其民,攻之可也;以战止战,虽战可也。

    ’前朝奉氏,奢侈无度,暴虐百姓,圣上惟替天行道而矣,神器更易,归于有德之人,此自然之理也。

    ” “如今,前朝余孽竟敢谋反作恶,致使朝野不宁,行邪僻,背正理,天必断绝其命。

    望列位与我并肩作战,以平北荒,报效天子!” 将军缓缓按辔,回到了高台上,“功成之日,我当为列位求赏于朝。

    若是诸军中有人战而旋踵,恇怯不前,我亦必亲将此人戮杀于市,赦不妄下!” 兵士把戈矛点地,共同响应,鼓鼙声亦冲天而起。

     广场上沸腾起来的时候,项知归勒马停步,冷冷地瞟了则鸣一眼:“作为项家之将,只需要牢记两件事:一是保家卫国,二是安民和众。

    奉氏无德,不能体察疾苦,元氏取而代之,皆顺天心人望;我尊陛下圣智贤明,故俯首听命,万死不辞你以后,休要再问这种蠢笨的问题。

    ” 则鸣惊得背上冷汗涔涔,低头称是。

     次晨,元军陆续进发,一路北上,数十郡城皆渐次平定,太子所率的前军却一去无踪。

     第三天,项知归收到一封来自上都的秘密信件,愕然得知元睢的先遣部队已为叛军所俘,现下生死不明的恶耗。

     他顿时怒不可遏,按照朝廷计划,应该先除贼安民,再北上到边塞,未料叛军先一步劫走了元睢,这绝对是一种众目昭彰的挑衅。

     元睢是太子,是大哥,出于对其安危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