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上回你给的香肠还有吗?……

关灯
烧火丫头,他将东西丢到饭上就一屁股坐到旁边的木凳上嗑起了瓜子。

    刘厨子敢这么干自然是有底气的。

    他是来王做工,可不是人都卖给王家做奴仆。

    东家厚道他就多干些日子,东家不厚道,他就糊弄了事。

    反正整个武原镇,也找不到手艺比他好的便宜厨子。

     这米是南边来的米,香得很。

    火候一上来,米香味儿渐渐飘出来,随之而来的还有一股奇特又缠人的肉香味。

    嗑着瓜子的刘厨子鼻子抽了抽,放下瓜子就过来揭了锅盖。

     肉香味是从黑乎乎的东西里飘出来的,这会儿估计是蒸熟了。

    黑红变成得红殷殷,瞧着十分喜人。

     刘厨子一愣,拿了双筷子将东西夹出来。

    想着,切下来一小片放嘴里。

     一股鲜美的肉味儿在嘴里绽开,除了肉,还有葱姜蒜的味道。

    不晓得里头加了什么东西,要在嘴里齿颊留香。

    刘厨子尝了一个觉得没尝出来味,又切了一片。

     连切四五片,将香肠都切除一个角来他才讪讪地停了手。

    这东西味儿可真带劲…… 既然切了个角,干脆都片成片。

    不然这一根端上去得多难看? 刘厨子悻悻地切成大小一致的薄片。

    怕模样不讨喜还特意给摆了个漂亮的盘儿,顺手又炒了一盘素菜做搭配。

    这般装了一小食盒的吃食,才让前院的小丫鬟将吃食给客人端过去。

     且不说香肠在王家放了几日才被端到林五的面前,安琳琅思来想去,觉得过年还是得屯点儿肉。

     先前为了挣钱,她将那整只猪都给霍霍得所剩无几。

    剩的那半扇小肋排也放不到大年三十,只能再买些。

    猪肉是不想了,腊月二十三以后村子里没人杀猪。

    镇子上家家户户关了门,仅剩几家食肆还开着,给往来的商旅打尖儿住店。

    所有的人都在为过年忙碌。

     “没了猪肉,羊肉也行。

    ” 说起来,冬天吃羊肉锅才是绝配。

    但是这年头,却不是谁都吃得起羊肉。

    羊肉比猪肉贵,贵上几倍不止的。

    只因这年头的猪都是不阉割的,不管是家养的猪,还是散养的猪,肉都有一股挥之不去的骚腥味儿。

    在宋朝,猪肉更是排在肉类最下等。

     一般的人家做猪肉,若不能去掉猪肉的骚腥味儿,是很难做的好吃的。

    但羊肉就不同了,羊肉肉质绝佳,乃肉类第一。

    哪怕西北边养羊放羊的人多,也不能让羊肉的价格便宜起来。

     “一只羊少不得二两银子吧?”方木匠经常去瓦市,也算清楚物价,“过年卖的更贵。

    这个时候了,若是卖羊就是整只卖……” 言下之意,为了吃个肉花二两银子,舍得吗? ……舍不得。

    安琳琅还准备来年的春节以后就开食肆呢!好不容易存够了铺子钱,若当真为吃口肉就给花了,那可真是馋疯了:“罢了,羊肉等家里日子再好些再吃吧。

    过年我再想想别的法子……” 其实照方家老两口来说,这小半个月的日子已经是他们一年里过的最好的日子了。

    吃到嘴里的是外头花银子都买不到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