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关灯
王康康这个人,做生意的确半点亏都不肯吃。

    但因为看不懂产品的本质,又总是不断在吃亏。

     时至今日,他公司还能坚挺存活,大概真的是他的八字足够得硬。

     谢冬芽为王康康上一个填的坑还历历在目,种种过程细想想真是一言难尽。

    写好的剧本大男主改大女主,请顶级流量过来把A级的项目拉到S级,上了合作公司的当签下可以导致公司倒闭的不平等开发协议。

    要不是女主角最后出了事,让点播量和收视率最终达到卫视和视频网站的协议标准,谢冬芽此刻大概配合王总做合众传媒的破产清算工作了。

     但王康康根本不懂,前车之鉴后事之师。

     现在这部《江楼二十夜》,和谢冬芽的上一个坑一样,也是一部大IP。

    上一部是版权问题,这一部是抄袭问题。

     王康康花了近千万买下版权的时候,根本就没有上网搜过关于这个IP的舆论。

    当然,星言视频相关人等也没有搜过。

    他们只知道这部IP数据那真叫一个顶呱呱,折算成转化率,就是一块钱的版权成本买到了四十个人看过这个IP呢! 等陪着范亦可小朋友在欧洲过完暑假回来的谢冬芽,终于收拾出点力气继续做项目了,这个IP被星言视频和合众传媒联手哐当砸她手上。

     谢冬芽连拒绝的机会都没有。

     在王康康这里,谢冬芽的工作原则早四年前就是,王总递过来的项目,硬着头皮也要做。

     但《江楼二十夜》太棘手了。

     这位原著作者,真正艺高人胆大,抄袭借鉴了整整二三十位海内外传统作家和网络作者,可见是位超高级剪刀手。

     网络上对他的口诛笔伐,由来已久。

    愤怒的受害者们得不到任何回应,由其中一位有律师朋友的作者领头,开始整理资料发起了诉讼。

    但诉讼流程颇长,已经折腾了好一段时间了。

     谢冬芽查了查该法院的资料,觉得事情难办了,此事是真的。

     王康康却不以为然,“天下文章一大抄,现在哪个作家敢说自己写的每个情节,前人没有写过?” 谢冬芽拿出自己从网上搜集来的热心网友做的调色盘,“情节有雷同,人物有相似,这是创作里经常存在的巧合。

    也确实会有人拿着前人的一二创意,进行自己的再创作,这也是文学创作领域里允许的。

    但是这位,故事从创意和人物关系开始,情节从头到尾起承转合拼得和别人一模一样,这实在说不过去吧?” 王康康愣了眼,想了想,找着了点心理安慰才说:“但官司都打了两年多了,现在没几个人关注。

    被抄袭的作家,最有名的已经去世了。

    剩下的名气都不行,最后肯定不会有什么大动静。

    ” 谢冬芽却不认同。

     “这是一个理亏的IP,这么做下去是有风险的,要考虑被连带索赔的风险。

    ” 王康康说:“连带索赔也赔不了多少,现在码出来的盘子,最后的利润,咱们支付得起。

    我不但要拍,还要多搞点情节套拍一部,把利润最大化!” 谢冬芽知道王康康近千万已经投资进去,现在脑子里上足了发条,油盐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