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3章

关灯
要说:番外是周更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多写一点。

    下周加班,所以应该周日才能更了。

     下一章是朋友聚会,以及对柳七多年未出场的老婆做一点交代! 航海的结果不会在番外一里,而会在番外二的后世论坛体里出现。

     注释: 关于大宋的航海巨船(《风雅宋:看得见的大宋文明》第四章,商业-清明上河船,作者吴钩): 1974年,泉州后渚港出土了一艘南宋末的“福船”型海船,船体残长24.20米,残宽9.15米,估计载重200吨上下,排水量可达600吨。

    展出后渚宋船的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曾经介绍说,“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木帆船”。

     不过这一纪录很快被打破。

    2007年12月,南宋沉船“南海一号”整体打捞出水800年前,这艘商船满载瓷器、丝绸等商货,从泉州港出发,驶往东南亚,却不知何故在南海沉没。

    “南海一号”出水后,经测量,船体长30.40米、宽9.80米,高约4米(不含桅杆)。

    这才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远洋贸易商船。

     但如果将“南海一号”放回历史,它却谈不上是宋代最大的商船。

    据《梦粱录》记载:“海商之舰,大小不等。

    大者五千料,可载五六百人;中等二千料至一千料,亦可载二三百人。

    ”料,是宋人对船舰载重的计量单位,一料等于一宋石,相当于今天120斤。

    宋代常见的大型航海商船,可载五千料,即载重300吨。

    载重200吨左右的“南海一号”与后渚港宋船,如果换成宋人的计量习惯,大约是3600料,应该只是中型商船而已。

     不过,即便是5000料,也不是宋代海船的最大装载量。

    宋人还造出更巨大的航海帆船。

    北宋徽宗年间,宋廷因为要派遣使团访问高丽之需,诏令船坞制造了两艘巨舰,一艘命名为“鼎新利涉怀元康济神舟”,一艘命名为“循流安逸通济神舟”。

    同时委托福建、两浙的监司“顾募客舟”六只随行。

    客舟“其长十余丈,深三丈,阔二丈五尺,可载二千斛粟”。

    2000斛等于2000料,即载重约120吨,比今天我们看到的泉州后渚港宋船略小。

     那么“康济号”与“通济号”神舟的装载量如何呢?据《宣和奉使高丽图经》的记录,“神舟之长阔高大、什物器用、人数,皆三倍于客舟也”。

    换言之,一艘神舟的装载量至少是6000料,换算成今天的说法,载重达360吨,排水量可达1000吨以上。

    难怪宋人形容两艘神舟“巍如山岳,浮动波上,锦帆鹢首,屈服蛟螭”,“丽人迎诏之日,倾国耸观而欢呼嘉叹也”。

     但神舟可能也不是从大宋港口驶出的最大船商。

    南宋人周去非的《岭外代答》记述了一种叫“木兰舟”的巨舰,是从大宋国开往“木兰皮国”(即非洲西部的穆拉比特王国)的巨型商船:“浮南海而南,舟如巨室,帆若垂天之云,柂长数丈,一舟数百人,中积一年粮,豢豕酿酒其中。

    ”这种木兰舟的大小大致跟神舟相仿佛。

    还有一种更大的木兰舟:“其舟又加大矣。

    一舟容千人,舟上有机杼市井,或不遇便风,则数年而后达,非甚巨舟,不可至也。

    今世所谓木兰舟,未必不以至大言也。

    ”巨船可容千人,船舱内不但可以养猪、酿酒,还装备了“机杼”,开设了“市井”。

     元朝时访问过杭州、广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