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关灯
老师让他们养蚕,他就按照书上说的养,画图记录,每天在学校门口买一袋新的桑叶,死掉的就丢进垃圾桶。

     但只要它没死,他就会继续养。

     小时候的陈京迟长得漂亮,五官还没长开却很精致,学习成绩也好。

    懵懂的性别意识已经让有些女孩试图靠近,例如给他零食,写小纸条传给他。

     小学生平时小打小闹很正常,偏偏有那种孩子王看不惯陈京迟,趁游戏的时候推推搡搡,把陈京迟撞得流鼻血,还想拿笔戳他。

    问题就出在这里,周围的小孩看到血以后都被吓到了,陈京迟作为当事人却只是摸了一下鼻子,没有什么表情地看着手上的血,二话没说,上去夺过对方手里的钢笔,没有一点犹豫地将它扎进男孩手背。

     欺负人的人变成被欺负的人,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整个走廊都回荡着他的惨叫声。

     肖广惠和陈永被请到了学校。

    老师也不是不讲理的,毕竟当时围观的同学不少,事情来龙去脉很清晰。

     她只是有些后怕地说:“不能养成小孩子以暴制暴的观念。

    ” 肖广惠第一次察觉出陈京迟和寻常小孩的不同,不过具体不同在哪里也说不出来。

     他们以前只是觉得这孩子从小就不爱哭,也不爱笑,但也不顽皮,能很安静地坐着听老师上课,或许只是喜静而已。

     现在才明白,陈京迟情感淡漠,别人觉得害怕、恐惧的事并不让他忌惮,同样地,其他人感受到的愉悦、兴奋他也很难体会。

     简而言之,他的情绪阈值很高。

    虽然没有正常的同情心,但也没有反社会人格所拥有的好斗、易怒与强攻击性。

     他并不冲动,反而喜欢在搜集了足够多的资料、缜密思考与推理后再行动。

     他剩下的为数不多的情感只有好奇。

    所以他遵照父母、老师、书本上的规则,像做实验一样探索这个世界。

     规则有时候是对的,有时候是错的,有时候能实施,有时候不行。

    但不管怎么样,陈京迟都不会觉得失望。

    因为在一颗崭新的心面前,没有什么是不有趣的。

     所以将钢笔扎进别人手里也只是他对对方行为的学习而已。

    他并不为此感到后怕或者后悔。

     只是,妈妈和爸爸看起来很伤心。

    陈京迟看到肖广惠的手一直在颤抖。

    即使她双手紧握努力克制,他也能观察出来。

     妈妈不喜欢我这样做。

     回家的路上,陈京迟鼻子里塞了纸团,已经不再流血。

    陈永坐在驾驶座开车,时不时从后视镜看他们,肖广惠坐在后座将他紧紧抱在怀里,最后只轻声说:“妈妈爱你……小迟,爸爸和妈妈永远爱你,永远。

    ” 那我爱妈妈吗?陈京迟回抱住她。

    我不知道什么是爱。

    他听见自己在脑海里说。

     但是她很爱我。

    从她拥抱他的力度还有语气里,陈京迟做出这样的判断。

     不能让爱你的人伤心。

    书本、电视还有老师都这样说过。

     这便成了陈京迟最新需要遵守的规则,也是他一直没有证伪的法则。

     陈京迟会去维护他的东西。

    或者说,他只会维护「他的东西」。

     家人、朋友都要算在其中。

    如果你要问陈京迟「爱」他们吗,那回答还是不知道,但他会去爱护这些关系。

     他会尝试理解父母,不让他们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