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关灯
为画痴缠一位卖炭老翁,不知是真是假?” 这事当时在京中很出名,清蕴不意外他知道,点了点头,“那位卖炭翁家中有幅祖传水墨画,他以为是家中长辈所作,随手挂在了堂前。

    外祖父无意看见后,认出是他喜爱的前朝任安画作,上门请求老翁卖画。

    老翁起初答应他,后又毁约,四五次都把他赶出门外。

    ” 李秉真好奇,“后来如何?” “后来我和外祖父一同上门,发现是老翁见他爱极那幅画,便做出奇货可居的架势,故意几次不应,为的是卖出大价钱。

    ” “任安的画不算出名,只是恰巧中堂大人喜欢。

    如此说来,他果真花了大价钱?” 清蕴淡道:“我找人做了幅赝品,在外祖父再次上门求画时,当着老翁的面对外祖父说他家中那幅是赝品。

    他慌了神,连忙要贱价出卖。

    ” 说到这儿,她自嘲般笑了下,“外祖父后来训斥了我一顿,仍是以最初的价钱买下了那幅画。

    ” 训斥一词也许不大对,王贞对待小辈从来不会疾言厉色。

    但在当时的清蕴心中,无疑是这个感觉。

    她那时还不懂,为何外祖父不赞成她对老翁设局,明明是对方毁约在先。

    后来渐渐明白了,依旧不认可。

     “中堂为人宽和,但我私以为,夫人的做法更解气些。

    ”李秉真如实说出看法,“有时候以德报怨,并不一定合适。

    ” 再者,这方法不难想,关键在于清蕴当时应该才十岁,就已经能够看穿人性薄弱之处,以此做局,李秉真对她洞察世事的敏锐又有了一层了解。

     清蕴当然不会对这等小事耿耿于怀,早就把它当成了件可以玩笑的故事,对李秉真的宽慰付之一笑。

     “那夫人平时有什么喜好?” 她的喜好……清蕴静默了阵,“大致都会一些,没有特别喜爱的。

    ” 对这个话题,她聊兴一般,李秉真也没有追问,说起了其他。

     夫妻俩就这样在榻上慢悠悠地下棋、聊天,如此到了卯时。

    女使们看时辰该起榻去请安了,轻手轻脚地推门而入,见到的就是两位主子在榻上精神奕奕下棋的模样,不由愕然。

     ** 俩人都醒着,仆妇顿时鱼贯而入,伺候他们净面、梳妆、更衣。

     既为人妇,发髻就要改一改了,零碎鬓发都被整整齐齐梳到耳后,露出饱满光洁的前额。

    在穿着上,清蕴挑了件杏黄色窄袖袄衫,墨绿下裙,外罩绯色比甲,看着就温婉亲和。

     李秉真穿戴一新,和她并肩而立时,女使们都忍不住感叹,直夸二人是神仙之姿。

     二人皆是含笑,相携往正厅去。

     光看人,齐国公府算不上复杂。

    最年长的是齐国公母亲,被称作太夫人、老祖宗,她很重规矩,教养出的李贵妃也温婉守礼。

    但她如今年事已高,精力不济,已经很少再?*?管府中庶务了。

     齐国公和镇国大长公主都是武将,性情直爽,不大看重繁文缛节,身边人只要不触及他们原则,犯点小错也不会计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