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016阮姑姑是个白切黑

关灯
要不这书卖给我好了。

    ”魏向前承了她的情,回头等他大学毕业自己就能离开这小县城。

     见过不会说话的,没见过这么不会说话的。

     邱爱梅翻了个白眼,现在考生多书少,就算是去省城买怕是没门路都买不到,她想的也就是借这书看看,反正两本,阮文也不可能同时看,她让娘家的孩子抄一本书,用来复习。

     好歹沾着数理化的边儿,多少有用。

     就这邱爱梅都想着怎么措辞呢,郭安娜倒好,直接说人考不上。

     “好啊,一千块钱卖你。

    ” 郭安娜眼皮直抽抽,“你抢劫呢!你咋不说一万块啊。

    ” “你要是能拿出来一万块,也行啊。

    ”阮文笑眯眯的模样,“你这不是没那么多钱嘛。

    ” 郭安娜原本是想要买下这套书送给魏向前,哪想到阮文故意刁难,她气呼呼放下书坐了回去,不愿意看阮文。

     俩年轻姑娘这么一吵,邱爱梅也不好开口,只能另寻机会。

     她原本打算午饭的时候请阮文吃饭,看能不能借一下书,没想到午饭的时候阮文没急着走。

     “梅姐,这书我先借给你上册,你让家里人尽快抄一份,等回头再把下册借他抄,你看怎么样?” 阮文没想到,黄厂长速度这么快,更没想到汪常阳竟然弄到了一套。

     其实阮文完全不需要这套书,不过既然有了,那就得好好利用。

     她不介意做个人情,说不定什么时候就需要用这人情呢? “哎呀阮文你让我怎么说才是,两天,两天就行。

    ”邱爱梅激动的语无伦次,去省城买书固然是一条路子,但万一买不到呢? 能抄书就先抄书,顺带着还能先学习一遍呢。

     “算我欠你个人情,回头有什么事你尽管开口。

    ” 邱大姐也不打算吃饭了,准备现在就找辆自行车赶紧把书给娘家那边送过去,时间宝贵啊。

     “等明天,大姐请你吃饭。

    ” “都一个办公室的,梅姐你说这话实在是太客气了。

    ” 邱爱梅心怀感激的离开了,阮文把上册书锁在了抽屉里,这才去食堂吃饭。

     她特意去找了汪常阳。

     上午送书的时候汪常阳怕被会计室的几位大姐笑话,匆匆离开。

     这会儿才得空解释,“我一个同学在省城的新华书店工作,前段时间我问他借书,所以这次出了书他打电话问我需不需要,就给我留了一套。

    ” 听同学说,这套书昨天在新华书店上架,一大早的书店外面就排起了好几里地长的队伍。

     这年头,谁家没有个当知青、工人的亲戚? 这虽然不是那套《数理化自学丛书》,但内容是一致的,更简化了,两块钱的书大家勒一下裤腰带怎么也能买得起,自然不能错过。

     阮文惊讶,“那这书昨天才上架,你怎么这么快就拿到了?” 汪常阳笑了笑,“我让书店的同学把书送到火车站。

    ” 他还有个在火车站工作的同学,把书捎到了安平县,汪常阳去车站拿书。

     总比邮差慢悠悠的送快了一些。

     刹那间,阮文看汪常阳的眼神都变了,“你脑子真好使。

    ” 这不就是现代物流的雏形吗? 但凡再有点生意头脑,说不定日后国内的物流发展史都能改写呢。

     “能帮到你就行。

    ”骤然间被夸奖,汪常阳还挺不好意思的。

     他最开始的确对阮文有点心思,当初被拒绝也挺难受。

     不过汪常阳慢慢想开了,自己死了老婆带娃的,娶人家一个大闺女是挺委屈人的。

     后来因为读书会又和阮文有了交集,汪常阳觉得阮文聪明好学有见地,男女之情的喜欢变成了纯粹的欣赏。

     这次同学问他要不要留一套书,他第一个就想到了阮文。

     “大学是一种美妙的人生经历,希望这套书能对你高考有用。

    ”他一直很怀念大学时代的生活。

     阮文也没再客气,“书送给了我那我就自行处理了,回头给你分红。

    ” 要不是郭安娜今天上午那一番话,阮文还真没打算用别人送的礼物挣钱。

     不过,她按照汪常阳入股好了,会分红的。

     “什么分红?”汪常阳不太明白,他有时候都听不太懂阮文的话。

     阮文正要解释,有人喊了她一声,“阮文有人找,厂门口。

    ” 谁找她?阮文一时间想不出来,“回头再跟你说,你慢慢吃。

    ” 她三两口把那羊油饼吃完,抹了下嘴往外去。

     正值午饭时间,二棉厂门口冷清的很。

     阮文看着站在那里的身影,觉得有点眼熟又觉得可能是自己想多了。

     “同志你找……” 看着转过身来的人,阮文有点懵,“谢蓟生,你怎么在这里?” 竟然真的是谢蓟生。

     两个多月没见,谢蓟生觉得阮文似乎比之前瘦了一些,下巴尖了些。

     “托朋友搞了本书,想着你可能用得着。

    ”谢蓟生把书递了过来,“希望对你有用。

    ” 封皮上,是端正的“数理化自学简要”七个大字。

     阮文眨了眨眼,仰头看着这个比自己高了一头的男人,“你怎么也搞来一套这个?” 也? 年轻姑娘的措辞让谢蓟生皱了下眉,“原来有人送你了,那……” 他缩回手去,可阮文手更快,“我又不嫌书多。

    ”阮文莞尔一笑,“送我了那就由我处理,谢啦。

    ” 再来一套她觉得也行,这书能挣钱啊。

     阮文的生意经彻底激发,她不投机倒把,就是赚点小钱而已。

     谢蓟生看着她一脸狡邪的笑,神色也舒缓了下来,“嗯,你好好学习。

    ” 再没有其他话。

     “知道了。

    ”阮文抱着书,“你吃饭了吗,要不我请你吃饭?”拿人手短,阮文觉得有必要请人吃个饭。

     “不用了,我还要回去忙。

    ”男人直接拒绝,只是阮文觉得他转身时似乎笑了下。

     有什么好笑的,请人吃饭的钱她还是有的好吗?她可是隐藏的万元户! 回到会计室,阮文总算知道了谢蓟生笑的原因。

     陈主任指了指阮文的嘴角,“馋猫。

    ” 那里有几个黑芝麻,贴在阮文嘴角像是黑痣。

     格外的搞笑。

     阮文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很想要把自己埋到地缝里去。

     谢蓟生个混蛋,他就不能吱一声吗?就知道看她的笑话。

     …… 恢复高考的消息在正式登报前,早就有印刷人得到了消息,黄厂长只是其中之一,再比如上海某出版社的编辑也觉得这是个机会,他着手去印刷《数理化自学丛书》,然而纸型没了,想要印刷这十七本书是何等艰难? 只能先组织工人印刷一本《代数》,在《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宣布恢复高考后,《代数》进入了上海新华书店,成为哄抢一时的紧俏货。

     而在北方某省会,一套两册定价两元的《数理化自学简要》同样脱销。

     黄厂长完全没想到,十万册《简要》就这么没了,他连忙向上面申请打报告批纸张,打算组织工人继续印刷。

     短短时间内,南《代数》北《简要》成为了最受欢迎的复习材料,等这消息传到安平县,已经进入了十一月份。

     王家沟的知青们没弄到太多的复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