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关灯
小
中
大
,“彦华,我知你再不愿与我往来。
只是近日朝局不稳,你行事一向……还是稳妥些罢。
” 陈文英看了他一眼,又转过头去,“严大人,大可不必如此。
道不同,不相谋,陈某虽与你同窗多年,着实不敢高攀。
” 严鸾听他话锋尖锐,字字夹枪带棒,也不在意,只垂首倒了两杯酒,先执了一杯道:“彦华,我已回不了头……”话未说完,突见陈文英转了过来,抓起桌上酒杯迎面泼过来,立时被浇了一身冷酒。
严鸾苦笑了一声,今日先被泼茶,再被泼酒,不知犯了甚么煞。
抬手擦了擦脸上酒液,却混不在意般又替他斟了一杯,“今日一别,恐难再见。
彦华兄,你送我这杯酒,权当作别罢。
” 陈文英方才的克制统统化了泡影,抬手揪住他衣襟,恶狠狠道:“灵安!你如今――何以至此?你那所作所为,朝中谁人不知,不过三年?你将他们都忘了么?” 严鸾平静地看着他:“我没忘。
”每一个我都记得,每一句遗志我都刻在了脑子里,每一张濒死的面孔都刻在了脑子里。
如何忘却,怎敢忘却。
三年,已经三年。
三年前是顺康二十六年,亦是新泰元年,朝中乌云蔽日,风雷激变。
严鸾等官员士子十三人上书弹劾,尽数被下入诏狱。
两月后,先皇退位,安王摄政,新帝登基。
随即平反阉党冤狱,所下十三人,仅活严鸾一人。
先帝临终,以其孤直节义,擢为右谕德,预择太子讲官,为托孤顾命之臣。
“京城风雨颇多,彦华,你先去南京国子监过安稳几年。
待时局平定,再求转机不迟。
” 陈文英放开他,桌上的手捏成了拳,紧紧攥着:“南京?我今日上书弹劾,你不过是从五品谕德,竟将我的调令也知晓了。
都说你勾结安王,谄于幼帝,果真如此。
” 严鸾默默看了他片刻,垂眼道:“是非曲直,我不想再辩。
今日,彦华兄既不愿共饮,我便自罚三杯,为你饯行罢。
”说罢举了杯,一饮而尽,随即又倒满。
陈文英脸色铁青,眼看他灌完了第二杯,又倒了第三杯,猛然夺过酒壶来:“你不要命了么。
当年你足足躺了半年余,太医嘱咐过多少遍……” 严鸾舔了舔嘴唇,放了杯道:“你不叫我喝,便不喝了。
”说罢,缓缓吐息了一口,忽抬起手,深深揖了下去,“陈兄,灵安负尽师友,此生难偿,唯来生再报了。
”尚不等陈文英回答,又低道:“还有他事,我先行一步了。
彦华,就此别过。
” 朱门次第而开,匆匆来往的宫人提着灯烛,火头摇摆,将幽暗的殿宇照得黑影幢幢。
严鸾拾级而上,进了天禄阁。
见阁中有掌灯的宫女,便将她屏退了。
今日轮到他值夜。
说是值夜,实则皇帝该是早已睡下,不过是循个惯例,不至于失职罢了。
他随手搬了一部书来,对着烛火,慢慢地翻。
今日精神不济,渐渐就有些发困,神智也恍惚起来。
蓦地,一声门轴转动的刺耳响声穿透黑暗,他坐起身来,侧耳倾听。
门外有刻意压低的细语声,虽模糊,却也压不住不耐烦的口气和稚嫩的嗓音。
过了片刻,便有黑影蹑手蹑脚地溜进来,自严鸾背后慢慢靠近了。
离得愈近,脚步也放得愈轻,待走到了尺余处,忽地向前一步,抱住了他一条衣袖。
严鸾先前故作不知,此时才转过头讶然道:“陛下,怎么还未就寝?” 赵煊伏在他肩上道:“先生!今日是初七啊,我
只是近日朝局不稳,你行事一向……还是稳妥些罢。
” 陈文英看了他一眼,又转过头去,“严大人,大可不必如此。
道不同,不相谋,陈某虽与你同窗多年,着实不敢高攀。
” 严鸾听他话锋尖锐,字字夹枪带棒,也不在意,只垂首倒了两杯酒,先执了一杯道:“彦华,我已回不了头……”话未说完,突见陈文英转了过来,抓起桌上酒杯迎面泼过来,立时被浇了一身冷酒。
严鸾苦笑了一声,今日先被泼茶,再被泼酒,不知犯了甚么煞。
抬手擦了擦脸上酒液,却混不在意般又替他斟了一杯,“今日一别,恐难再见。
彦华兄,你送我这杯酒,权当作别罢。
” 陈文英方才的克制统统化了泡影,抬手揪住他衣襟,恶狠狠道:“灵安!你如今――何以至此?你那所作所为,朝中谁人不知,不过三年?你将他们都忘了么?” 严鸾平静地看着他:“我没忘。
”每一个我都记得,每一句遗志我都刻在了脑子里,每一张濒死的面孔都刻在了脑子里。
如何忘却,怎敢忘却。
三年,已经三年。
三年前是顺康二十六年,亦是新泰元年,朝中乌云蔽日,风雷激变。
严鸾等官员士子十三人上书弹劾,尽数被下入诏狱。
两月后,先皇退位,安王摄政,新帝登基。
随即平反阉党冤狱,所下十三人,仅活严鸾一人。
先帝临终,以其孤直节义,擢为右谕德,预择太子讲官,为托孤顾命之臣。
“京城风雨颇多,彦华,你先去南京国子监过安稳几年。
待时局平定,再求转机不迟。
” 陈文英放开他,桌上的手捏成了拳,紧紧攥着:“南京?我今日上书弹劾,你不过是从五品谕德,竟将我的调令也知晓了。
都说你勾结安王,谄于幼帝,果真如此。
” 严鸾默默看了他片刻,垂眼道:“是非曲直,我不想再辩。
今日,彦华兄既不愿共饮,我便自罚三杯,为你饯行罢。
”说罢举了杯,一饮而尽,随即又倒满。
陈文英脸色铁青,眼看他灌完了第二杯,又倒了第三杯,猛然夺过酒壶来:“你不要命了么。
当年你足足躺了半年余,太医嘱咐过多少遍……” 严鸾舔了舔嘴唇,放了杯道:“你不叫我喝,便不喝了。
”说罢,缓缓吐息了一口,忽抬起手,深深揖了下去,“陈兄,灵安负尽师友,此生难偿,唯来生再报了。
”尚不等陈文英回答,又低道:“还有他事,我先行一步了。
彦华,就此别过。
” 朱门次第而开,匆匆来往的宫人提着灯烛,火头摇摆,将幽暗的殿宇照得黑影幢幢。
严鸾拾级而上,进了天禄阁。
见阁中有掌灯的宫女,便将她屏退了。
今日轮到他值夜。
说是值夜,实则皇帝该是早已睡下,不过是循个惯例,不至于失职罢了。
他随手搬了一部书来,对着烛火,慢慢地翻。
今日精神不济,渐渐就有些发困,神智也恍惚起来。
蓦地,一声门轴转动的刺耳响声穿透黑暗,他坐起身来,侧耳倾听。
门外有刻意压低的细语声,虽模糊,却也压不住不耐烦的口气和稚嫩的嗓音。
过了片刻,便有黑影蹑手蹑脚地溜进来,自严鸾背后慢慢靠近了。
离得愈近,脚步也放得愈轻,待走到了尺余处,忽地向前一步,抱住了他一条衣袖。
严鸾先前故作不知,此时才转过头讶然道:“陛下,怎么还未就寝?” 赵煊伏在他肩上道:“先生!今日是初七啊,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