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唱卖(一)

关灯
来?小瓶儿,我们走吧。

    ” 潘巧莲淡淡一笑,便起身接过帷帽,向门外走去。

    她那个唤作“小瓶儿”的女使,也连忙拎上个可以单肩斜挎的布包,也跟着出去了。

     …… 开封内城西北,金水河畔,金翠楼台,杨柳垂垂的保宁赐第之内,今年已经五十岁的老驸马王诜也难得起了个大早。

    这个时候正在一个打着连天哈欠的小妾的伺候下更衣。

    在他的卧室里面,赫然摆着一个三角画架,和武好古让人打造的画架,竟有七八分的相似。

     画架上面也摆着画板,板上也贴着生宣熟宣。

    而在宣纸之上,则是用炭条打得画稿,画稿上的内容,和武好古送给高俅的《桑家瓦子图》几乎完全一样,显然就是个摹本。

     在妻子蜀国公主早逝,几个爱妾被宋神宗下诏杖打并配给士兵,本人也被一再贬斥(王诜虽然娶了公主,但是命运却有点坎坷,先是被好友苏东坡牵连被贬,然后又因为老婆早死再贬)之后,书画诗词就成了他的寄托。

     不过为了一幅好画,起这么一个大早,却是很多年未有了。

     门外传来了高俅的声音:“驸马爷,小米官人到了。

    ” 小米官人就是米友仁,他和王诜是望年之交,也是书画一途上的知音,约了今日一起去苏家铺子见识一下《醉罗汉图》的原本。

     王诜打了个哈欠问:“马车备好了吗?” “备好了。

    ” “那便就去吧。

    ”王诜冲着身旁伺候的小妾招了下手,后者马上把他扶起来,一起向门外走去。

     …… “都有谁要去啊?” 此时此刻,就在距离驸马王诜的保宁赐第不远,入内内侍省副都知刘有方的府上。

    上了年纪,很有点鹤发童颜的锦袍老者正和勾当翰林图画院的刘瑷在说话。

     “阿爹,孩儿所知,去的人有驸马王晋卿、端王府知客吴公器(吴元瑜)、光州防御使赵大年(赵令穰)、米襄阳家的米友仁,还有京裁造院作监守蔡居安(蔡攸)和御史台检法官李伯时也会去。

    ” 刘瑷管这老者叫“爹”,看来这位老人家就是入内内侍省副都知,中卫大夫,密州防御使,主管合同凭由司刘有方了。

     “端王去吗?”刘有方问。

     “不去。

    ”刘瑷回说,“不过端王说了,不管谁得了原本,都得借他观看上几日便可。

    ” 刘有方点点头,说:“端王是不合适去的……卖画的是个西军的观察衙内,端王是大宋的亲王,如何能去?” 亲王和边将接触,再发生几万缗的资金往来,赵佶就是跳进汴河也洗不干净了,所以他肯定不会去。

     “哦,对了。

    ”刘瑷又说,“孩儿还听人说,端王日前从王驸马处得了一幅界画的摹本,喜欢的紧,天天在王府里面临摹,仿佛入了迷。

    ” “界画?”刘有方一愣,“端王又喜欢上界画了?大郎,哪里有好的界画楼台?” “孩儿吩咐陈佑文去寻了。

    ” “甚好。

    ”刘有方站起身,“时候差不多了,便去吧……对了,钱可带够了吗?” “不须带钱的。

    ”刘瑷笑道,“孩儿让潘家金银绢帛交引铺派人去了,要花多少只管支取便是。

    ” “好好,这样甚好。

    ”刘有方往外门外走的时候,突然见刘瑷身边跟着的一个仆童手中拿着两顶帷帽,于是便道,“不必带帷帽了。

    ” “不带帷帽?阿爹,那是鬼市子的规矩……” 刘有方一笑,“都是老相识了,有甚底不好商量的?难不成还真的把价钱抬到天上去便宜了那个西军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