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今天向明天走去
关灯
小
中
大
用枪炮打进去占领,是侵略,是强盗,是“鬼子”。
掏钱去买,用造福於人类的先进产品和技术去攻击,去打开国门和家门,同时也征服人心,是“客商”,是“朋友”,两厢情愿,甚至求之不得。
超级经济大国巨大的财富,使它们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无所不在。
而一些曾以军队和武器“进入”邻国的国家,不但声名狠藉,到头来也未发财致富——这本来曾是一些国家富强的重要手段之一。
“主办奥运会是一等国家,一等国家的人民是一等人民,”⒁南朝鲜人是值得自豪的,也有得炫耀的。
不是炫耀武力,而是炫耀经济实力,炫耀财富和金钱。
人类在谋求不战而胜的和平的努力中,正在取得成就。
但是,只要人类还在把最先进的技术用于军备竞赛,战争就在威胁着人类。
伦敦出版的《南方》杂志发出惊人之语:“第三次世界大战已经开始了,是在第三世界开始的。
”⒂或因落後而挨打,或因落後而拿著先进的武器骨肉相残。
越穷越打仗,越打仗越穷。
贫困与战争恶性循环。
(据说,人类自有史以来已经进行了14513次战争,5164年间只有329年是和平的日子,而中国在近百年中发生战争之多,是不是世界之最?)战争也好,“买卖”也好,在这个没有五环旗的球形赛场上,历史对曾经创造了那麽多世界之最的中国提出的挑战,比任同时候和任何国家都严厉,简直就像一份最後通牒。
我们已经把自己折磨得疲惫不堪。
我们已经因挨打受辱而积累了太多的敏感。
像朝鲜人一样,我们已经不需要再证明甚麽,最要紧的,是在持家遇日子上拿奖牌。
而这,最要紧的是中国人别再打中国人了! 1986年,我们献给国际和平年一支歌。
让世界充满爱,先让上苍赐给我们的这片土地充满爱。
愿黑土地的雪永远洁白无染! 愿炎黄子孙永远绝战! 1988年从绿春到金秋一稿 窗外一片雪白时二稿 于本溪 注释 ⑴(美)西奥多·怀特、安娜、雅各布著:《风暴遍中国》,《序言》,2、3页。
⑵郑洞国、侯镜如、覃异之、文强、郑庭芨、杨伯涛著:《杜聿明将军》,39良。
中国文史出版社(1986年〕。
⑶鸿呜著:《蒋家王朝》,279页。
⑷同⑶,298页。
⑸《毛泽东选集》(合订一卷本〕,1252、1253页。
人民出版社(1964年)。
⑹《辽沈战役亲历记》,45页。
⑺⑻⑼1986年第1、2期《党史研究资料》,31页。
⑽(美)埃德温·哈特里奇著:《第四帝国的崛起》,32页。
⑾1988年8月7日《文摘报》文章:《日本人将买下美国》。
⑿毛泽东1962年8月在北戴河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引自《红旗》杂志1967年第10期社论《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进行革命的理论武器》。
⒀1967年毛泽东视察华北、中南和华东地区时的讲话。
见沈阳军区支左办公室编印(1968年10月16日〕《文件汇编》,13、14页。
⒁第24届奥运会期间,挂在汉城市中心的一条标语。
⒂1988年2月12日《本溪日报》文章:《“第三次世界大战”与军人商》。
(全文完)
掏钱去买,用造福於人类的先进产品和技术去攻击,去打开国门和家门,同时也征服人心,是“客商”,是“朋友”,两厢情愿,甚至求之不得。
超级经济大国巨大的财富,使它们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无所不在。
而一些曾以军队和武器“进入”邻国的国家,不但声名狠藉,到头来也未发财致富——这本来曾是一些国家富强的重要手段之一。
“主办奥运会是一等国家,一等国家的人民是一等人民,”⒁南朝鲜人是值得自豪的,也有得炫耀的。
不是炫耀武力,而是炫耀经济实力,炫耀财富和金钱。
人类在谋求不战而胜的和平的努力中,正在取得成就。
但是,只要人类还在把最先进的技术用于军备竞赛,战争就在威胁着人类。
伦敦出版的《南方》杂志发出惊人之语:“第三次世界大战已经开始了,是在第三世界开始的。
”⒂或因落後而挨打,或因落後而拿著先进的武器骨肉相残。
越穷越打仗,越打仗越穷。
贫困与战争恶性循环。
(据说,人类自有史以来已经进行了14513次战争,5164年间只有329年是和平的日子,而中国在近百年中发生战争之多,是不是世界之最?)战争也好,“买卖”也好,在这个没有五环旗的球形赛场上,历史对曾经创造了那麽多世界之最的中国提出的挑战,比任同时候和任何国家都严厉,简直就像一份最後通牒。
我们已经把自己折磨得疲惫不堪。
我们已经因挨打受辱而积累了太多的敏感。
像朝鲜人一样,我们已经不需要再证明甚麽,最要紧的,是在持家遇日子上拿奖牌。
而这,最要紧的是中国人别再打中国人了! 1986年,我们献给国际和平年一支歌。
让世界充满爱,先让上苍赐给我们的这片土地充满爱。
愿黑土地的雪永远洁白无染! 愿炎黄子孙永远绝战! 1988年从绿春到金秋一稿 窗外一片雪白时二稿 于本溪 注释 ⑴(美)西奥多·怀特、安娜、雅各布著:《风暴遍中国》,《序言》,2、3页。
⑵郑洞国、侯镜如、覃异之、文强、郑庭芨、杨伯涛著:《杜聿明将军》,39良。
中国文史出版社(1986年〕。
⑶鸿呜著:《蒋家王朝》,279页。
⑷同⑶,298页。
⑸《毛泽东选集》(合订一卷本〕,1252、1253页。
人民出版社(1964年)。
⑹《辽沈战役亲历记》,45页。
⑺⑻⑼1986年第1、2期《党史研究资料》,31页。
⑽(美)埃德温·哈特里奇著:《第四帝国的崛起》,32页。
⑾1988年8月7日《文摘报》文章:《日本人将买下美国》。
⑿毛泽东1962年8月在北戴河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引自《红旗》杂志1967年第10期社论《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进行革命的理论武器》。
⒀1967年毛泽东视察华北、中南和华东地区时的讲话。
见沈阳军区支左办公室编印(1968年10月16日〕《文件汇编》,13、14页。
⒁第24届奥运会期间,挂在汉城市中心的一条标语。
⒂1988年2月12日《本溪日报》文章:《“第三次世界大战”与军人商》。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