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胜与负的10万个为什么

关灯
的枪声,不是早把滇军打得心头淌血了吗? 60军和93军集中使用,作用会大得多。

    而且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老乡不同于父子兄弟,也会彼此照应,奋力向前。

    国民党却宁肯牺牲战略的利益,也要把它们折开,为的是不能让滇军在黑土地上形成一股集团势力。

     关东决战,蒋介石原想让傅作义统一指挥,后来又变了。

    为的是傅作义在华北曾有出色的表演,若再出个风头,尾大不掉,不好控制。

     孙立人不救184师,廖耀湘不救新5军。

    这已成了国民党的保留节目,关里关外,屡演不衰。

     从大小几十个地区、单位凑到关东的共产党人,为着各自山头的利益,抓物资,争缴获,甚至开枪打死人。

    但在对付国民党上,却是争先恐后,一点也不含糊。

    被追打得到处跑,吃够了苦头的共产党人,始终有一种危机感和紧迫感。

    他们从切身的经历中深切地体会到,不打垮敌人,天塌下来谁也好不了。

     攻打天津时,14兵团规定,谁先打到金汤桥,就命名为“金汤桥师”。

    黑土地上的两个王牌师较上劲儿,拚命攻击。

    5师首先发报攻占金汤桥,1师说是它们先到的,5师离那儿还有半里路就抢先发了报。

    官司从兵团打到4野,又打到军委,结果谁也没当上这个“金汤桥师”。

    两个师不服气,都说“下次再见”。

     共产党若像国民党那样互相倾轧,林彪脑子里那个车轱辘还会那么转吗? 国民党的天,是共产党去捅,国民党也去捅。

     内战中的内战,窝里斗中的窝里斗。

     与窝里斗成正比的,是窝里烂。

     1948年9月16日,南京《中央日报》发表文章:《全国咬紧牙关克服建国大敌蒋总统以国民资格发起勤俭建国运动戒除奢侈腐败崇尚节约冲刷渣滓奠定戡乱基础》。

    同月7日还发表文章:《完成戡建的使命一个人做两个人事两个人吃一个人饭》。

     国家到了这步田地,掌握国家命运的人怎样开饭? 蒋氏父子在上海滩演的那场“捉放虎”幕后的那支大老虎孔祥熙,据美国一家刊物说,他任行政院副院长和财政部长的12年里,聚敛的财富达到32亿美元! “胜者王侯败者贼”——那些像毒蛇猛兽一样吞噬着人民血汗的国民党权贵们,不是贼又是什么? 土地改革破坏了大农生产,使粮食减生,国民党斥之为给农民小恩小惠。

    可比之这些贪官污吏,人民会得出什么结论? 不患寡而患不均,并不是中国的国粹,也不应看作中国人主要的传统心理。

     朝朝代代见惯了贪官污吏的中国百姓,倒是挺“宽容”、“大度”的。

    只要有碗粥喝,大面上能过得去,大人物凭错权势捞点什么,不但能够容忍,甚至可以给予理解。

    不捞不贪,当官干什么?这种“宽容”,“大度”,造成了历代官吏惊人的贪婪,同时也造成了中国社会惊人的政治平衡力。

    这种平衡一旦被打破,那爆发力也是惊人的。

     台湾官修国史这样结论国民党的垮台: 蒋公于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初引退后,政府失去领导中心,匪军乘机加紧全面叛乱,大陆因而陷于匪手。

    ⑶。

     蒋介石倒不必像他的史吏那样做文章: 我现在不是被共产党打倒的,是被国民党打倒的!(这句话一传出去却变成了:“国民党不是被共产党打倒的,是被蒋某人打倒的!”)⑷。

     病入膏肓的国民党,是既不能忍受病痛的折磨,也不能忍受药物的治疗了。

     特奥会的口号是“战胜自己”。

     勇敢是战胜了自己的怯懦。

    清廉是战胜了自己的腐败。

    文明是战胜了自己的野蛮和愚昧。

    富强是战胜了自己的贫穷和衰弱。

     从猿到人,从石器时代到电子时代,人类的每次进步都是战胜自己的结晶。

     战胜自己是最困难的,也是最痛苦的。

    可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勇敢地承受这种痛苦。

     就像“八·一五”后战争与和平一样,历史曾经耐着性子,给了蒋介石选择的机会:是战胜自己?还是战败自己? 直到今天,历史还在发问:国民党是自杀?还是他杀? 用黑土地人的话讲,叫“脚上泡——自己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