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血城

关灯
白天浓烟滚滚,满眼火红和血红。

    墙上溅着血,路边沟里和路上坑洼处汪着血。

    一场大雨,火灭血光,两天后又是火红血红。

    被雨水泡得发白的尸体,在烈日下由白变绿变黑,吹气儿似地膨大起来。

     黑龙江省萝北县武装部原副部长王永财老人,当时是1纵1师2团3营机枪连班长。

     2团第一个攻击目标是满铁医院。

    攻进去了,黑灯瞎火的,弄不准究竟是不是,营长让他找个人问问。

    他带领两个战士,挨家挨户摸着去找,找了10多家也不见有人。

    深一脚,浅一脚,不时绊到死人身上。

    有的尸体烂了。

    一脚踩进腔子里,“扑哧”一声。

    好歹在间破房子里打到个老头和抱孩子的妇女,那妇女跪在地上哭天号地抓住老头不放。

    王永财心中不忍,却也无法,一再说:在我在就有他在。

    到了地方,老大爷说是。

    王永财让战士回去报告,自己就一头栽那儿去了。

    不知多长时间醒来,周围人人一个不认识。

    一问,都是6纵的,1纵早撤下去了。

     杨克明老人说:那仗打的呀,用嘴说不明白。

    一条街一条街往里打。

    开头沿街攻,人都撂那儿了。

    于是挖墙打洞往里攻。

    头几天还能听到厮杀喊叫声,特别是国民党那督战队喊得凶:狗操的,给我打!冲,不冲老子毙了你!后来嗓子都哑了,就那么咬牙瞪眼也打。

    督战队有时喊两声,也是干嚎。

    国民党顶不住了,往后退时放把火,把房子全点着了,烧你,叫你站不住脚。

    有时打着打着,就听有人没好声地喊:别打啦,我们是老百姓呀!还喊:这里有孩子呀,给点吃的吧,救救命呀!身上有干粮的,就往那儿扔。

    八路不能不管老百姓。

     也吃不下饭。

    那烟呀火呀,尸体臭了那味儿呀,头几天别说吃饭,闻着就想吐,脑浆子都薰得疼。

    后来闻不出来了,也只能喝点汤。

    死了那么多人,眼睛都红了,不觉饿,不觉累,就想打。

    快打到铁路边上时,前边一队10多个人,每人10多颗手榴弹开路。

    第二梯队全是炸药包,光着膀子,机枪掩护往上冲。

    什么命不命的,不要命了,往上冲就是了。

    没打死的,就算爹娘再生了一次。

    有些电影、电视,一到了这时候,就祖国人民呀,老婆孩子呀,什么都搬出来了。

    哪有的事儿呀!就坐在家里瞎想胡编。

     那敌人也真够顽强的。

    一个个跟你死打,眼睛喷火出血的,好像一口气儿能再打上七天七夜。

    一抓过来,往破屋里一关,一会儿全瘫那儿了,推都推不醒。

     头些日子,长春一中和吉林工学院请我去讲传统。

    讲完了,我说我这辈子有三个“没想到”。

    一是没想到会活到今天,还能娶个老婆,有儿子,有孙子。

    二是没想到能当官,官还当得不小,农民当了司令。

    参军第二年让我当排长,我不干,说咱打土豪分田地,有饭吃就行了。

    后来又叫当连长,我说这回说什么也不行,咱干不了。

    团长说:你不干拉倒,我去找个国民党来干。

    我说那可不行。

    现在有些人也不掂量掂量半斤八两,反正就是当官好,官越大越好。

    三是没想到党和人民这样关心我们这些人,还有个离休制度。

    一想到这好日子,就想起那时候。

     四平一仗,我们团伤亡300多人。

    主任牺牲了,两个营长牺牲了。

    这还不是多的。

    逢年过节,或是不时路过四平,叨咕到四平,就想起这些人。

    有时又不大敢想,想起来受不了,总觉着就像欠着这些人似的…… 很多老人都表述了同样的感情。

     他不像个将军 ——东野名将录之四 6月22日前,四平攻坚战前线总指挥是1纵司令员李天佑。

     中等个子,黑,瘦,精干利落,文质彬彬,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