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春之冬

关灯
子车站,郑绍华那个班住在一对50多岁的老人家里。

    开头,老两口挺害怕,好像家里来了鬼似的。

    他们帮老人打场,推碾子,挑水,扫院子,一口一个“大爷”、“大娘”,叫得老人心花怒放:天底下哪有帮老百姓干活的兵呀,你们这些“南蛮子兵”真仁义呀!老太太是满族,梳着高妆头,每天晚上在油灯下给大家做鞋,见没人就跟郑绍华说悄悄话:孩呀,这八路不是正牌,有什么出息?再说你们那家什也不行,不是白搭小命吗?大爷、大娘这辈子什么不缺,就缺个儿子…… 瞿文清老人讲了个向导的故事。

     3月20日,保卫抚顺失利,连夜往外撤,他找了个向导。

     刚到东北,打不过人家,总往后退。

    老百姓也不认八路,找向导挺困难。

    后来政治教育讲课时,大家还争论这个问题。

    有的说咱是八路,应该说服动员,不能来横的。

    有的说敌人都快摸到屁股了,他不干,不动硬的怎么办? 这个向导倒挺痛快。

    是个中年人,黑灯瞎火看不出什么身份,他则把这支由他引路的军队当成了国军。

    点头哈腰中不乏至诚,一路上车轱辘话喋喋不休:长官呀,你说说,好不容易把“小鼻子”盼倒了,又来了个什么“共产党”。

    共产党算什么东西!共产共妻,走哪吃哪,专门扒铁路,一群穿“二大布衫子”的“胡子”!他们也想成气候?做梦!我说长官哪,我们都拥护蒋委员长,都向着国军,盼望咱们国军打胜仗,把这帮共产共妻的“胡子”打光了,我们老百姓就有好日子过了…… 对于国民党关于共产党“共产共妻”的宣传,黑土地的前辈是不难接受的。

     传统观念告诉他们,凡是扛枪的队伍,不是正牌,就是“胡子”。

    “胡子”不就打家劫舍、抢男霸女吗?“胡子”当然不扒铁路,可和八路同是共产党的臊性的“老毛子”,不就把一些铁路扒了,设备拆了,运回国去了吗? 李伯秋的老家在辽阳,“九·一八”事变后出走再未回来。

    闯关东后戎马倥偬,辽沈战役后才回去一趟。

    都到这里候了,一些老人还问他:大侄子,听说你们那枪呀炮的,都是用大姑娘和“老毛子”换的,这是真的吗? 在黑土地人的心目中,“老大哥”实在没给小兄弟留下好印象。

    而“我军无钱,在乡村中行动时,则到处征发,老百姓恨我”,“到一处吃一处,吃空烧尽,有如蝗虫,人民怨声载道”,则正好“配合了”那些关于“共匪”的宣传。

    这是没法子的事,为了生存,逼到这份儿上了。

    却无疑使人们愈发“想中央,盼中央”。

     刘光涛老人说,当年在冀东时,鬼子伪军一出炮楼,十里八村的,消息一溜风就送到耳边来了。

    鬼子在前街住着,咱们伤病员就在后街,那么多特务、汉奸,硬是不知道。

     现在黑土地上的情景,正好颠倒过来了。

     黑土地上的共产党人,归根结底的无根据地,无人民。

     共产党人在黑土地上一退再退,根本原因就在这里。

     “毛主席万岁”?“蒋委员长万岁”? 四平失守,在共产党队伍中引起的震动是空前的,巨大的。

     在这种震动中,相当一部分人动摇了,逃跑了,有的甚至叛变了。

     留下来的都是金子。

    他们使这支队伍更精粹,更锋锐了。

     共产党黑土地的天下,就是这些人金子般的脊梁撑起来的。

     “那小差开的呀”赵绪珍老人说:四平撤退后,走了42天到桦甸才站住脚。

    我们走,敌人追,我们丢,敌人站。

    看着要追上了,赶紧拐弯兜圈子,哪儿不好走往哪儿走。

    有的敌人跑到前边去了,也得赶紧绕圈子。

    飞机在头上撒传单,后边还有大喇叭喊:共军弟兄们,共产党完蛋了,你们别跟着白送命了,快投降吧。

    有时还唱歌,唱岳飞“精忠报国”什么的。

    哪个狂呀!现在讲这些像闹着玩儿,那时可真是不大行了,打也打不了,走也没劲了。

     党支部开会,号召党员和干部背两支枪,或两个背包。

    那时党员是秘密的,实际已没什么秘密了,和看背枪和背包的就知道了。

    这也挡不住跑。

    俘虏过来的跑,在东北扩大的跑,从关里来的也跑,党员也跑,干部也跑,有的跑回家了,有的当土匪了,有的投敌了。

    走到东丰北边,一天晚上跑22个,带走20支枪,28颗手榴弹,2200多发子弹。

    连长王信图,也带支20响跑了。

    师政委李伯秋见了我,说:小赵呀,你这个指导员怎么当呀! 老人说,这若是在平时,不撤职,也得撸你个茄子皮色,可那时都跑,无所谓了。

    虱子多不咬人,债多不愁人。

    当连长、指导员的,当时见面就问:你们今天又跑几个? 10旅退到绥化进行整顿,枪毙三个逃兵,还有两个人陪斩。

    三声枪响后,有段对话:——还跑不跑了? ——不跑了。

     ——再跑怎么办? ——一样。

     ——和谁一样? ——和他们三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