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八章

关灯
这里,他朝上官婉儿和陈子昂看了一眼,只见二人也是一脸苦笑。

     “所以,当务之急是要弄清楚,管叔到底发现了什么线索,对吗?” “是!” “也就是说,需要前往亲仁里?” “没错。

    ” “我去!” 杨守文二话不说,便毛遂自荐。

     在他看来,李显这么晚把他找来,怕就是这个原因吧。

     哪知道,他话刚出口,就被李显摆手拒绝。

     “青之,你去不得。

    ” “为什么?” “你刚杀了遣唐使仆从,令朝堂颇为震动。

     鸿胪寺那边,要追究你的罪名,并且有不少朝臣表示了赞同。

    虽则陛下强行将此事压制下来,可你现在,却是众矢之的,一举一动都被人关注,如何离开洛阳?” 杨守文眉头不禁一蹙,也不由得沉默了。

     上官婉儿道:“青之,今晚找你前来,一来是告诉你管虎的事情,二来则是要与你商议,择一人前往长安,调查情况。

    毕竟,管虎生前,也曾留下了一些线索。

    ” “找谁前去?” “如今,尚无合适人选。

    ” 杨守文知道,这种事情宜早不宜晚,拖得越久,管虎留下的线索,很可能会消失。

     “这个人必须胆大心细,且不为人熟悉。

    ” “子寿如何?” 没等上官婉儿说完,杨守文突然道。

     “啊?” “子寿虽进士及第,但认识他的人并不多。

     他胆子很大,且遇事冷静,曾在我父亲帐下做事,我父亲对他的才能,也非常赞赏。

     更重要的是,子寿是岭南口音,不宜为人怀疑。

     对了,还有一个人……郑懿。

    他是郑家子弟,而郑家在长安,也有一些产业。

    郑懿年纪虽然不大,也是个非常机灵的人。

    让他二人结伴,相信可以掩人耳目。

    ” 李显浓眉一挑,露出欣喜之色。

     而一旁一直沉默寡言的张九龄,则是一脸茫然。

     上官婉儿看了张九龄一眼,思忖片刻之后,便向李显道:“善!” “子寿!” “臣在。

    ” “你可愿往?” 说实话,张九龄不想去长安。

     因为他知道,此去长安,定然非常凶险。

     可到了这个地步,他若是拒绝,必然会被人小觑,更从而影响到他日后的前程。

     于是,他不无幽怨的看了杨守文一眼,然后道:“愿从太子之命。

    ” “嗯,你有什么要求,可以提出来。

    ” 张九龄眼珠子一转,突然看向了杨守文。

     他的脸上,露出了一抹诡异的笑容,令杨守文有些发毛。

     “我想请一人随行,不过却需青之同意。

    ” “谁?” “就是青之的小妹,公孙暖。

    ” “不行!”杨守文几乎不假思索,便开口拒绝,“幼娘历经磨难,方回洛阳,还未曾与婶娘团聚。

    ” “可是,长安之行凶险颇多,我与郑家小郎恐怕难以对付。

     我听人说过,幼娘武艺高强,而且非常机警。

    若有她随行,我想一定能马到功成。

    ” “你听哪个胡言乱语,她武艺高强?” “便是安乐公主。

    ” 杨守文顿时哑然,不知道该如何为幼娘开脱。

     幼娘的本事,李裹儿当然清楚。

     他不禁苦笑着,狠狠瞪了张九龄一眼。

     “青之,你看如何?” “这个……”杨守文犹豫许久,轻声道:“此事我不好决定,要询问幼娘的主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