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关灯
自家院子西南角的柴垛边,站着一个陌生的男人。

    那人背对夕阳,居高临下,正肆无忌惮打量她。

    姜杏因瞄准,眯着一只眼睛,分不清那人是敌是友,她便保持射箭的姿势没变。

    她想看清那人的脸,却因背着光,始终看不清他的眉眼。

    昏黄的日光给他镀上一层金光,宽阔的肩膀,修长的手臂,劲瘦的腰肢,以及两条大长腿……

    他似乎冲姜杏笑了笑。

    姜杏呼吸一窒,心跳漏了一拍。

    那人往前走了一步,姜杏警惕十足,冲他命令:“站着不许动。”

    于是,他便乖乖站定,没再动作。

    他那么听话,姜杏反而慌了起来,一颗心怦怦跳着,呼吸也变得兵荒马乱。

    再看那人,竟想起寺里高高屹立的金刚塑像,怒目而视,让人又怕又敬。

    她不言,那人亦不语。

    两个人默默地站着,谁都没动。

    那人似笑非笑,举止中有一股胸有成竹的笃定。

    这感觉让姜杏心里不痛快。

    她半眯着一只眼睛,挑衅似的把弓又拉满了几分。

    姚婷玉见状吓坏了,生怕女儿不小心把人误伤,忙上前把弓箭抢了过去。

    王媒婆看了半天戏,这才站出来解释。

    “阿杏让我带贺家大公子来,给你相看相看,我们这不就来了嘛,结果等了大半天,都不见你回来。大公子瞧着你们柴火不多了,便帮忙劈了些,不知不觉耽误了一下午。这回人也见了,阿杏姑娘满意了吗?”

    虽然胆子大,到底是没出阁的姑娘,被王媒婆这么一调侃,姜杏的耳朵尖都臊红了。

    王媒婆故意撞她一下,笑着问:“贺大公子可是十里八乡最俊的后生了,难道还不满意?”

    姜杏脸一热,扭过身去背对着他。

    哪有人当着男女双方的面,逼问相亲结果的。

    见她不说话,贺咫火上浇油,拱手问道:“如果姜姑娘对我不满意,只管说出来,我改就是。”

    言外之意,今天他势在必得。

    姜杏脑子里乱乱的,只剩下一个念头。

    他的声音低沉舒缓,还挺好听。

    姚婷玉把女儿的娇态,统统看在眼里。心里一对比,不论外貌家世,还是行事做派,这位贺公子比许昶强百倍。

    她心里有了答案,见女儿也没反对,便笑着把王媒婆叫到一边,耳语几句。

    王媒婆高兴地拍手:“小男女彼此满意,这亲事可就说定了。过两日我们来送聘礼,你们这就准备起来吧。”

    姚婷玉笑着应了。

    第4章最漂亮的新娘子

    目送贺咫离开,姚婷玉笑得合不拢嘴。

    “贺家大公子长得好,体格壮,眼里有活儿,以后是个知道疼人的男人。”

    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欢喜。

    姜杏脑子恢复清明,突然觉得自己吃亏了。

    刚才自己站在光下,贺咫把她看得清清楚楚;而他逆着光,自己只看了个剪影。

    她连对方眼睛是大是小,脸庞是黑是白,都没看清楚。

    可是转念一想,他肩宽腰细腿长,身量足有八尺多,不大会儿便劈了那么高一摞柴火,肯定很壮实。

    嫁汉嫁汉,穿衣吃饭,身强体壮,遇到危险才能保护她。

    这么想着,姜杏的心便定了下来。

    同贺家的婚事,貌似再没有可以挑剔的地方。

    生逢乱世,婚丧嫁娶一切从简,过了两日,贺家来下了聘礼。

    礼虽简化了,东西却是一样没少。

    一双大雁,两坛浑酒,四匹细布,四匹粗布,还有八样糕点。

    更重要的,两个圆嘟嘟的银元宝,装在封了喜字的红匣子里,十分庄重地递到了姚婷玉手里。

    十两银子做聘礼,在梨花寨也算是蝎子尾巴独一份。

    靠天吃饭的老农民,能够顾着全家人的温饱,已是不易,农忙时给富户做工挣几个铜板,偶尔进山打猎换些银钱,那都是有数的。

    一年到头,能攒够二两银子,年底都得犒劳自己多喝两杯酒。

    贺家居然能拿出十两银子做聘礼,可见他们对这桩婚事,十分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