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柳岸花明

关灯


    在下费尽心力,总算花重金在其中一位有折扇的大人手里,替我一位挚交好友买到一把。

    实不相瞒,我那位友人花费了整整一贯钱哪!现在这种折扇,可都快要成为巴州州城里的一个稀罕物了。

    ” “那你的意思是?”刘冕心头一亮,突然有了一点很妙的预感。

     衙役神秘笑道:“汤刺史自然又想标新立异,于是差在下前来拜请明允公的墨宝。

    这事儿要是办成了……你想一想,汤刺史自然又要在人面前炫耀此扇,所有人也就都会深信不疑这是皇家器物了。

    那还不上行下效哄抢成疯?刘公子可能还不知道,在巴州这等偏远地方,若是出现什么东西是跟皇家沾了边的,那都是大稀罕物,两个字:值钱。

    到时候刘公子就专门制作这等扇子来卖,又何愁家业不兴?” “可是,我们都乃流放之人,如何经商?”李光顺看了一眼独自坐在客厅里的鲁友成,故意发问。

     衙役笑得越发神秘:“所以,在下今日才将鲁友成一并请了来。

    公子不能经商,他却是实打实的商人。

    有什么事情,你拜托他去办便了。

    公子所要做的,就是坐在家里收钱。

    他也乐意跟你合作,不为别的,就因为‘皇家’这二字本身就是一个值钱的大招牌。

    ” 你一个衙役,何德何能‘请’鲁友成来。

    定是汤灿指派。

    刘冕嘴角轻轻牵动捺起一个弧度,点了一下头接过扇子来:“扇子给我,我去想想办法。

    ” 机不可失,这倒是条财路。

     刘冕进到李贤房中,将事情如实相告。

     李贤端坐如钟,拿着那把扇子眉头紧拧,也颇有些为难。

     刘冕何尝不知道他心中所虑,开解道:“李六叔,在下心中也很是瞧不起汤灿那等俗吏。

    可眼下我等流放在此,人在屋檐下,何妨低一低头?不管怎么说,他多少还是对我们有所帮助,要不然我等还真的可能要挨饿甚至要服劳役了。

    现在有了一条了却生计的财路摆在眼前,你就委屈一下给他题上一句半句的诗辞如何?剩下的事情,交由在下来料理就是,断然不会让李六叔抛头露面。

    ” 李贤抬了一下眼睛,眼神中神色仍颇为复杂。

    他轻叹了一声道:“罢了。

    虎落平阳,龙游浅滩。

    来,磨墨。

    ” “多谢李六叔!”刘冕心头惊喜,急忙上前来拿起砚台磨墨。

     刚拿起笔,李贤又皱起了眉头:“我心乱如麻胸又如何作诗?纵然勉强为之,到时恐怕还只会丢人现眼。

    罢了,拿本书来,我替他摘上两句名人诗句题写上去,溥衍便了。

    ” “不忙。

    ”刘冕略作寻思,说道,“在下倒是能拼凑出几句,李六叔听一听如何?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李贤手中笔杆微微一顿,低声吟哦道:“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朴素却是生动,淡然而不失优雅,思乡之情溢于字里行间。

    刘冕,此乃佳作。

    ” “过奖。

    ”刘冕笑了一笑,“在下半夜三更睡不着,想念长安便随口胡谄了几句。

    ” “不,很好。

    只是赠给汤灿那等俗吏,有些明珠暗投之嫌了。

    ”李贤不无赞赏的看了刘冕几眼,开始动笔书写。

     刘冕心中不免暗笑:明珠暗投的是李白,与我何干。

     “写好了,拿去吧。

    ”李贤挥毫而就,搁下笔来道,“跟他们说,只此一次下不为例。

    ” 刘冕拿过扇子一看,诗句一旁落款‘李明允’。

     “多谢李六叔!”说罢转身便准备走。

     “天官。

    ”李贤在后面唤了一声,而且唤的刘冕的字。

    刘冕停住拱手回拜:“李六叔还有何训诫?” 李贤顿了半晌,眼中多有复杂神色:“经商……终非雅事。

    天官,真是委屈你了。

    ” “无妨。

    真的。

    ”刘冕淡然一笑,转身告辞走了。

     李贤的这种厚道实诚作风,刘冕还是挺敬佩的。

    在李贤的眼里,经商实为人所不齿。

    可我刘冕有什么关系?别人要怎么看,那是他们的事情。

    钱不是万能的,没钱却是万万不能。

     21世纪的教条如斯教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