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关灯
小
中
大
傅兰芽睨了睨大儿子,三个孩子中,阿满最肖平煜,虽才五岁,五官却已出落得俊逸飞扬,虽不怎么爱笑,但往人群中一站,仍如寒星般打眼。
她淡淡道:“来了又如何,你们虽肯跟莹莹玩,却总欺负表弟子悠,怎么,今日还要如此?” 阿满阿意摆了摆手,忙要表一番决心,下人便笑着禀道:“舅夫人和两位公子小姐来了。
“阿满阿意欢呼一声,往外跑去。
阿圆也忙扭着身子从傅兰芽腿上下来,挥动胖胳膊胖腿跟在两个哥哥身后。
傅兰芽刚迎到廊外,就见大嫂谢婉施施然走到庭院中,手中一边一个,拉着莹莹和子悠。
“嫂子。
“傅兰芽笑吟吟地下了台阶。
谢婉莞尔,来不及接话,手中两个孩子便挣脱了她的手,跑到平家三兄妹跟前。
子悠记打,到了阿满阿意面前,想起上次之事,又缓下脚步,眼睛里浮现一点戒备的意思,显然对上回兄弟俩欺负自己之事还记忆犹新。
末了,他撇下两兄弟,转而走到阿圆跟前,老成持重地摸摸阿圆的头,将怀中藏了一路的糕点拿出来与阿圆同吃。
傅兰芽和谢婉笑着驻足看了一会,稍后,相偕到屋中说话,任由孩子们在庭院里玩耍。
进屋前,傅兰芽不经意往外一看,就见子悠总算放下芥蒂,肯与阿意和阿圆一处玩了。
阿满呢,却居高临下杵在莹莹跟前。
从她这个角度看,正好见阿满绷着小脸将手掌摊开,把一件亮闪闪的物事递给莹莹。
莹莹歪头看了一会,小心翼翼接过,胖乎乎的脸颊上露出小小的酒窝。
傅兰芽恍惚了一瞬,刹那间,仿佛时光倒流,竟想起和平煜初当初相处时的情形。
就听谢婉在耳边笑道:“这几个孩子到底还小,玩不了多久准会闹别扭,也罢,随他们闹去。
” 拉着她进了屋。
坐下后,谢婉说起傅延庆,秀眉微蹙,轻叹道:“近两月比去年刚来金陵时忙上百倍,整日待在衙门,纵是回府也是深夜,不知你大哥为何那般忙碌。
” 傅兰芽用帕子拈了一块点心吃,暗忖,大哥的情形倒是跟平煜不谋而合。
再想到近日屡屡传来沿海倭寇溃败的捷报,越发觉得平煜跟大哥所忙之事都与浙江倭乱有关。
她目光落在谢婉的手上。
嫂子一双手生得极好,手指纤细洁白,指甲莹润饱满,若不是缺了左手小指,当真毫无瑕疵。
她低叹口气,覆上谢婉的手背。
当年傅家出事时,谢父虽然也曾四处奔走,但眼见傅家翻案无望,为了女儿的日后,谢父便盘算着解除女儿与傅延庆的婚约。
谢婉得知此事,苦求数日,见难以撼动父亲的决心,悲怒之下,索性自断一指以明志,说:“女儿并非那等愚贞之人,说不出什么‘非傅公子不嫁’的话,只是眼下正当傅家蒙难之时,若谢家解除婚约,与那等背信弃义的小人行径何异?女儿不忍父亲被世人所唾骂,又不能忤逆父亲,好生煎熬,只能出此下策。
” 谢父本就对傅家父子隐含愧悔,见状,大为震撼,再不忍逼迫女儿另聘人家。
此事轰动一时,传扬开去,谢婉在士大夫口中得了“贞毅”之名。
后来傅家翻案,傅延庆恢复官
她淡淡道:“来了又如何,你们虽肯跟莹莹玩,却总欺负表弟子悠,怎么,今日还要如此?” 阿满阿意摆了摆手,忙要表一番决心,下人便笑着禀道:“舅夫人和两位公子小姐来了。
“阿满阿意欢呼一声,往外跑去。
阿圆也忙扭着身子从傅兰芽腿上下来,挥动胖胳膊胖腿跟在两个哥哥身后。
傅兰芽刚迎到廊外,就见大嫂谢婉施施然走到庭院中,手中一边一个,拉着莹莹和子悠。
“嫂子。
“傅兰芽笑吟吟地下了台阶。
谢婉莞尔,来不及接话,手中两个孩子便挣脱了她的手,跑到平家三兄妹跟前。
子悠记打,到了阿满阿意面前,想起上次之事,又缓下脚步,眼睛里浮现一点戒备的意思,显然对上回兄弟俩欺负自己之事还记忆犹新。
末了,他撇下两兄弟,转而走到阿圆跟前,老成持重地摸摸阿圆的头,将怀中藏了一路的糕点拿出来与阿圆同吃。
傅兰芽和谢婉笑着驻足看了一会,稍后,相偕到屋中说话,任由孩子们在庭院里玩耍。
进屋前,傅兰芽不经意往外一看,就见子悠总算放下芥蒂,肯与阿意和阿圆一处玩了。
阿满呢,却居高临下杵在莹莹跟前。
从她这个角度看,正好见阿满绷着小脸将手掌摊开,把一件亮闪闪的物事递给莹莹。
莹莹歪头看了一会,小心翼翼接过,胖乎乎的脸颊上露出小小的酒窝。
傅兰芽恍惚了一瞬,刹那间,仿佛时光倒流,竟想起和平煜初当初相处时的情形。
就听谢婉在耳边笑道:“这几个孩子到底还小,玩不了多久准会闹别扭,也罢,随他们闹去。
” 拉着她进了屋。
坐下后,谢婉说起傅延庆,秀眉微蹙,轻叹道:“近两月比去年刚来金陵时忙上百倍,整日待在衙门,纵是回府也是深夜,不知你大哥为何那般忙碌。
” 傅兰芽用帕子拈了一块点心吃,暗忖,大哥的情形倒是跟平煜不谋而合。
再想到近日屡屡传来沿海倭寇溃败的捷报,越发觉得平煜跟大哥所忙之事都与浙江倭乱有关。
她目光落在谢婉的手上。
嫂子一双手生得极好,手指纤细洁白,指甲莹润饱满,若不是缺了左手小指,当真毫无瑕疵。
她低叹口气,覆上谢婉的手背。
当年傅家出事时,谢父虽然也曾四处奔走,但眼见傅家翻案无望,为了女儿的日后,谢父便盘算着解除女儿与傅延庆的婚约。
谢婉得知此事,苦求数日,见难以撼动父亲的决心,悲怒之下,索性自断一指以明志,说:“女儿并非那等愚贞之人,说不出什么‘非傅公子不嫁’的话,只是眼下正当傅家蒙难之时,若谢家解除婚约,与那等背信弃义的小人行径何异?女儿不忍父亲被世人所唾骂,又不能忤逆父亲,好生煎熬,只能出此下策。
” 谢父本就对傅家父子隐含愧悔,见状,大为震撼,再不忍逼迫女儿另聘人家。
此事轰动一时,传扬开去,谢婉在士大夫口中得了“贞毅”之名。
后来傅家翻案,傅延庆恢复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