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节 泥炭和煤炭

关灯
同彪是真心想要结好这位年轻的寨子首领。

    泥炭这东西其实很普通,算不上什么秘密。

    他用手肘捅了一下坐在旁边的儿子元猛,随口吩咐:“去,搬几块装到筐子里,等会儿给阿浩送过去。

    ” 天浩客套地笑着:“别这样,我就是随口一说,想要看看。

    彪叔你还是自己留着吧!” 从磐石寨往东,大约二十里左右就有一个泥炭矿脉。

    这东西很耐烧,挖掘起来也不算困难,只是因为路远,大多数村民都选择在寨子附近砍柴烧火。

     站起来,走到木屋角落,就这不算明亮的火光,天浩伸手拿起一块泥炭,目光与翻转过来部分接触的时候,他愣住了。

     这东西估计是含有水分,被冻得很硬。

    丝毫没有普通煤块常见的干燥质感,用力捏上去可以在表面留下浅浅的指痕。

    整块物质基本为黑色,其中掺杂着少许暗黄与白色,以及不同程度的红。

     天浩手里的这块泥炭中部呈现出规则的圆柱形。

    就像一个瓶子嵌入你快,或者应该说是用黑色泥土直接烧制成型。

    有着一圈又一圈的排列状圆环,甚至还有三个模糊不清的汉字。

     排在首位的是个“农”字。

     第二个有些模糊,与第一个字之间有着很大的空隙,勉强可以看出是个“山”字。

     第三个字只有半数残留,上半部分是“白”字,下半部分难以辨别。

     天浩强压下内心的惊涛骇浪,好不容易在抽搐的嘴角露出一丝苦笑。

     成功寄生后,他不知道苦笑了多少次。

     “农夫山泉”,应该是这四个字。

     这是一个从文明时代遗留至今的矿泉水塑料瓶。

    基础成分已经分解,之所以保持这种化石残留形态估计是埋入土中位置与环境较为特殊所造成。

     宿主从未对泥炭产生过兴趣。

    带着说不出的感慨,天浩轻轻放下手中的泥炭。

    落地瞬间与侧面另一块泥炭发生了轻微碰撞,被冻硬的黑色物质从中间裂开。

    摇晃的光线从火塘那边投射过来,照亮了裂缝中间沾染了大量污渍,却保持着足够辨识程度的“知音”两个大字。

     这是一本在文明时代广大人民群众中富有影响力的杂志。

    整体固化的书页已经无法翻开,杂志下方有一个很深的折角,整本书已经变黑碳化,估计是原主人当做垃圾扔掉的时候,封面沾染了某种涂料,这才与覆盖物之间保留着少许空隙。

    纸质部分早已分解,却残留着还算清晰的印刷体文字。

     天浩在这堆泥炭面前足足翻看了十多分钟。

    他面沉如水,在同彪视线看不到的位置,双手正在微微颤抖。

     这根本不是想象中的煤块,而是从文明时代遗留下来的垃圾。

    那是一个充满了浪费与挥霍的世界,当“塑料”这种东西被成功发明,人类也进入了自己制造的污染怪圈。

    每个城市都设置有垃圾填埋场,虽然政府整天都高喊着“垃圾回收”,真正落实下来的部分却微乎其微。

    被城市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