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回 日本国潜师犯青州 杨元帅练兵出济南

关灯
第十四回 日本国潜师犯青州 杨元帅练兵出济南 且说七月七日太后娘娘千秋节,天子亲率皇亲国戚,内宴献寿,欢庆颂祷。

    日将未斜,忽然黄门官手捧一度表文,献达。

     天子亲拆,龙颜看见,乃是济南督抚江有古上表请援,星夜驰达:“日本国恃其强悍,大兴舟师三十万,战艘五千只,送都总兵平秀突潜师渡海,泊于田横岛。

    乘夜下陆,所过无不波荡。

    历城、邹平数县,望风奔溃。

    倭酋洛正、吉乎飞,俱有万夫不当的勇,智略巧谲,人莫不堕其谲中。

    伏乞圣上亟遣大兵,以救生灵于涂炭之中。

    ”急中雪一片也似,一日三至,朝野汹汹。

     天子览表大惊,登时出御金銮殿,会集文武百官,计议出师讨平之策。

    此时,属臣惶怯战栗,不知所措,吏部尚书张修河出班奏道:“今京师之兵不过数万。

    升平日久,将赖兵弱,内无干城之将。

    济南程里,不满千里。

    强兵疾驱,三日可到城下。

    孤城若围,京外援兵不至,国势危于一发。

    为今日之计,莫如暂时去,出巡长安。

    长安是函关百二、金汤天府之地,于是征兵天下,以图恢复,此为万全之策。

    伏愿圣上裁处。

    ” 群臣从而和之,皆言张修河之言是也。

     惟左柱国张居正、少傅谢琼以为不可。

    武班中,提督李尚好、杨韶诸人,无不愤愤不平,将俟文班之毕奏,天子犹豫未决。

    大学士杨少游在狱中上表云。

     负罪臣杨少游,谨昧死俎上表,以安邦定国事:伏以臣负罪如山,囚系廷尉,宜不敢于预朝议,以俟圣明之载置。

    而事系安危,机在毫忽,冒死陈达,以尽臣分,惟圣明垂察焉。

    今倭兵恃强肆悍,潜师敢犯,深窥中原。

    议者多以为乘与去,便征天下之兵。

    孰为陛下献此计也?此是全躯、保妻子之类,不顾国家之利害,百姓之涂炭者也。

    王城,宗庙社稷之所在,宫阙仓廪之所在,今若一朝弃之,天下人心,必当土崩而瓦解。

     贼丑跳踉,十分增气,一驱而据于京师,巢穴盘据,是有甚于藉冠齐盗者也。

    百姓鱼肉,宫室丘墟之后,征天下之兵而恢拓,其难十倍于今日。

    臣请先斩献此计也者之头,祭之旗纛之竿。

     选将兴兵,扫荡狂寇,只在一号令之间。

    且倭贼习于水战,而昧于陆阵。

    且素性偏悍残忍,离其巢穴,争功贪财,不久而又不相容。

    今京师之兵,不下十万。

    智士勇将,不患无人。

    臣虽不才,愿赴韦之末,一举而剿灭凶丑,以安宗社。

    伏愿圣明垂察焉许之,千万冀望之至。

     疏奏,天子览毕,大以为喜,即谋出兵之策。

    以大将军瘳钢为征倭上先锋,李尚好为提督;特释杨少游,拜为征倭大元帅,使自选精兵猛将,不日出师,使倭兵片甲不回,以安宗社。

     于是杨少游出狱,诣阙谢恩,直到练武厅。

    提督以下诸将,俱来帐前参谒候令。

    元帅发一充箭,约道:“明天五鼓,诣阙承命。

    ”当日教场练兵选将,不敢一人后时,仍赴元帅府中,提督李尚好、先锋廖钢同时来会,一宿无话。

     次日五鼓,一时诣阙,候了皇爷登殿,朝贺毕,天子命元帅上殿,下旨道:“嘉卿狱中上表为国尽忠之意,又谏倭兵之本末,不患凶丑之扫平,不日凯还。

    ”乃敕赐征倭大元帅印绶,又赐尚方剑一柄,谕道:“凡在京外兵将,一任点用。

    不从命者,便宜从事。

    ”又赐提督李尚好征倭副元帅、大将廖钢征倭上先锋印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