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回 嫦娥白日返瑶台 师相黄冠归玉局
关灯
小
中
大
某所敢启齿。
‘同人’一卦,端的不虚。
自后宜以师弟相呼也。
我向制有道家衣冠,便可带去。
”随传令箭,说军师要微行察阅江道:“着棹小快船一只,止用水手四名。
顷刻已备。
吕军师与刘超向阙拜辞,悄然下了小舟。
钟声初动,缺月方升。
乘着一江雾气,竟溯江陵,由三峡而上,易了道装。
至于锦江,舍舟从陆路。
经诸葛武侯祠庙,师弟二人进去瞻拜一回。
迤逦到了灌口山,再寻着天彭阙,然后探访玉局,在万山之中往来有半月。
一日到个去处,陡见千峰叠翠,万木飞泉,回抱着个洞天,有《小重山》一阕为证: 翠壁垂萝挂夕一陽一。
一湾清石间过,韵锵锵。
幽禽声似唤人行。
秋风转,拂面是天香。
玉洞此中藏。
千春松掩映,更筥筈。
绝无人到启山房。
端详处,惊吠有仙龙。
看那峭壁上,横题着四个大字,曰“玉局洞天”。
其下翠岩分处,有两扇小白石门掩着。
吕师贞顾刘超道:“此间是矣,汝为我敲门。
”刘超敲至数下,一小道者启门而出,将他师弟两人仔细一认,忽失声道:“师父,师兄,直到如今才回来么?”师贞一面步入,应道:“几乎忘了。
”洞内豁然大开,绝非人世境界,石梁流水,曲房回榭,皆自天然生就,亦间有人工构出者。
琪花瑶草,点缀于石台之隅;白鹤玄猿,鸣啸于松林之妙。
有《阮郎归》小令为证: 洞天深锁碧瑶枝,秋风叶不飞。
彩霞掩冉数峰西,画屏天半低。
猿一啸,鹤双啼,石泉流翠微。
参差曲径往来迷,阮郎何处归? 小道者引至一幽轩,推开小牖,道:“师父请看。
”师贞见石榻棕单上坐着个羽士,与自己一般面貌,爽然悟道:“来世不知今世事,开门原是闭门人。
”随问:“坐在此几年了?”小道者说:“师父说是神游访道,历经五十四年矣。
这位刘师兄因念师父,出山来寻,亦已四十多年矣。
”师贞问怎么知他姓刘,小道者笑道:“他姓刘,道号醉石。
师父姓吕,道号一真羽士。
弟子怎得忘记?”师贞又问:“汝姓什么?”小道者又笑道:“弟子姓韩,道号漱石。
师父倒忘了哩!”师贞谢道:“非是我忘,我与汝师兄已经轮回一次,做了多少事业,正不知怎样去投胎,仍是合着本姓。
你是一世,我二人是两世了;汝今尚是童颜,我已作苍髯老夫。
岂不可叹!”又顾谓刘超:“我与汝前生原是师弟,一到人间,各不相识。
今日夙缘有在,幸得同归旧路,再勿复念往事了。
”师弟三人不胜欣喜。
志心修炼百有余年,各上升大罗天云。
余按异类,往往有成一精一而至于通灵变化者。
所谓神仙,亦人之一精一也。
以物之无知,尚能吸天地之灵气以运用,而况于人乎?或谓是固然矣,第凡夫肌骨重于泰山,故成仙者多由尸解,何唐月君肉体而能上升耶?曰:古有之,旌一陽一真君是也。
夫所谓尸解,乃身外之身总由一气凝聚孕育所成,有形而无质。
至若肉身成圣,则后天之气皆化为先天一炁,其肌骨则坚如金而轻若絮。
唐诗有云:“安知仙骨变黄芽”,此之谓与?考真君为吴猛弟子,而猛之成仙,返在旌一陽一拔宅飞升之后,又将百年,究亦止于尸解。
此盖根器大有悬殊,非修持之所能庶几者,又何疑月君肉身之上瑶台也哉?噫!玄机不可尽泄。
且看下文结煞。
‘同人’一卦,端的不虚。
自后宜以师弟相呼也。
我向制有道家衣冠,便可带去。
”随传令箭,说军师要微行察阅江道:“着棹小快船一只,止用水手四名。
顷刻已备。
吕军师与刘超向阙拜辞,悄然下了小舟。
钟声初动,缺月方升。
乘着一江雾气,竟溯江陵,由三峡而上,易了道装。
至于锦江,舍舟从陆路。
经诸葛武侯祠庙,师弟二人进去瞻拜一回。
迤逦到了灌口山,再寻着天彭阙,然后探访玉局,在万山之中往来有半月。
一日到个去处,陡见千峰叠翠,万木飞泉,回抱着个洞天,有《小重山》一阕为证: 翠壁垂萝挂夕一陽一。
一湾清石间过,韵锵锵。
幽禽声似唤人行。
秋风转,拂面是天香。
玉洞此中藏。
千春松掩映,更筥筈。
绝无人到启山房。
端详处,惊吠有仙龙。
看那峭壁上,横题着四个大字,曰“玉局洞天”。
其下翠岩分处,有两扇小白石门掩着。
吕师贞顾刘超道:“此间是矣,汝为我敲门。
”刘超敲至数下,一小道者启门而出,将他师弟两人仔细一认,忽失声道:“师父,师兄,直到如今才回来么?”师贞一面步入,应道:“几乎忘了。
”洞内豁然大开,绝非人世境界,石梁流水,曲房回榭,皆自天然生就,亦间有人工构出者。
琪花瑶草,点缀于石台之隅;白鹤玄猿,鸣啸于松林之妙。
有《阮郎归》小令为证: 洞天深锁碧瑶枝,秋风叶不飞。
彩霞掩冉数峰西,画屏天半低。
猿一啸,鹤双啼,石泉流翠微。
参差曲径往来迷,阮郎何处归? 小道者引至一幽轩,推开小牖,道:“师父请看。
”师贞见石榻棕单上坐着个羽士,与自己一般面貌,爽然悟道:“来世不知今世事,开门原是闭门人。
”随问:“坐在此几年了?”小道者说:“师父说是神游访道,历经五十四年矣。
这位刘师兄因念师父,出山来寻,亦已四十多年矣。
”师贞问怎么知他姓刘,小道者笑道:“他姓刘,道号醉石。
师父姓吕,道号一真羽士。
弟子怎得忘记?”师贞又问:“汝姓什么?”小道者又笑道:“弟子姓韩,道号漱石。
师父倒忘了哩!”师贞谢道:“非是我忘,我与汝师兄已经轮回一次,做了多少事业,正不知怎样去投胎,仍是合着本姓。
你是一世,我二人是两世了;汝今尚是童颜,我已作苍髯老夫。
岂不可叹!”又顾谓刘超:“我与汝前生原是师弟,一到人间,各不相识。
今日夙缘有在,幸得同归旧路,再勿复念往事了。
”师弟三人不胜欣喜。
志心修炼百有余年,各上升大罗天云。
余按异类,往往有成一精一而至于通灵变化者。
所谓神仙,亦人之一精一也。
以物之无知,尚能吸天地之灵气以运用,而况于人乎?或谓是固然矣,第凡夫肌骨重于泰山,故成仙者多由尸解,何唐月君肉体而能上升耶?曰:古有之,旌一陽一真君是也。
夫所谓尸解,乃身外之身总由一气凝聚孕育所成,有形而无质。
至若肉身成圣,则后天之气皆化为先天一炁,其肌骨则坚如金而轻若絮。
唐诗有云:“安知仙骨变黄芽”,此之谓与?考真君为吴猛弟子,而猛之成仙,返在旌一陽一拔宅飞升之后,又将百年,究亦止于尸解。
此盖根器大有悬殊,非修持之所能庶几者,又何疑月君肉身之上瑶台也哉?噫!玄机不可尽泄。
且看下文结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