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回 铁兵部焦魄能诛卫士 景文曲朽皮犹搏燕王
关灯
小
中
大
”铁公背立骂曰:“反贼逼死我君,焉知忠义?速求东宫奉立为帝,庶可免高皇之殛。
”燕王曰:“朕为太祖之子,受天之命而有天下,理所当然。
汝竟不知天道么?”公又骂曰:“天道即是人伦,人伦首重君父。
君父之命,即天命也。
你受谁之命而擅居此大位?千秋万载之下,逃不得‘国贼’两字!”燕王变色说:“朕与建文总是一家,汝既尽心于故主,宁独不可尽心于朕?苟能北面而立,即以揆席相待,若更无知,方孝孺便是榜样!”铁公曰:“我与孝孺,岂若在廷狗彘,屈首为篡逆之臣哉?”痛骂不已。
燕王大怒,令割公之耳鼻,以火灸之,纳公口中,叱曰:“此味甘否?”公厉声曰:“忠臣血肉,流芳千古,有何不甘?”寸磔至死,犹喃喃骂不绝口。
燕王痛忿已极,令舁大镬至,熬油数斛,投公尸于其中,顷刻如煤炭。
呼卫士导之朝上,而尸转辗向外,终不向内,数十人各用铁棒四面夹持之,尸才面北。
王笑而詈曰:“尔今亦朝向我耶?”语未毕,公尸效然跃起,滚油蹙沸数丈,直溅龙衣,诸内侍手皆糜烂,弃棒而走。
公尸仍然反背如故。
有顷,侍卫二十余人咸吐鲜血,毙于殿上。
群臣莫不畏怖,共请埋之。
燕王叱退,令将焦尸投入粪窖。
收公二子系狱,两苍头皆腰斩。
又命缇骑逮公妻氏杨夫人并二女,发教坊司,灭公之族,一夕,雷霆大作,环绕于粪窖者数匝,化为一泓清水,至今名曰“铁公潭”。
有诗赞曰: 社稷先云覆,封疆尚尔存。
义师频进战,燕孽几亡魂。
枯骨犹能跃,焦躯谁敢翻。
一泓清冽水,英气至今尊。
却说景公路遇铁公,回到私第,疾忙托病告假,意欲夤夜请来,商议大事。
不意是日已遭惨死,乃大恸曰:“天丧吾君社稷矣!”设了铁公灵位,沥酒祭奠,痛哭者数次。
这是何故?原来两公素日神交,彼此极其敬慕,只因隔绝千有余里,铁公亦未知景公别有作用也。
当燕王造谋伊始,朝廷曾遣景公任北平布政,侦探消息。
景公一见燕王,决其必反,返与之深相交结,俟其一有举动,即便擒之。
无奈朝中小人,多谤公与燕交通。
建文帝初虽不信,然十夫挠锥,众口铄金,曾参大贤,不免见疑其母。
即以左佥都御史召公还朝。
景公谒帝奏云:“臣能制燕藩之命,不知何以召回?”帝慰公曰:“社稷方倚卿为重,岂可久居于外?燕王为朕叔父,天伦至戚,岂可以兵刃相加?朕当以德化之。
”景公嘿然而退。
迨燕王既反,王师屡败,铁公倡起义兵,两次告捷,景公密奏:“今日能敌燕王者,唯铉一人,请专以北伐之事畀之。
”而朝中多畏铁公,恐成了大功,为帝所柄用,又极力于暗中谋沮,建文帝只命铁公扼住济南中路,燕王遂由大名绕出馆陶,径趋徐泗而下金陵。
登极之后,即召景公。
公抚膺曰:“我不能存社稷,誓必与燕贼俱死以报我君。
”乃诡自归附,入见燕王。
王大喜曰:“我故人也。
”升公为左都御史。
自是恒伏利剑于衣衽中,委蛇从事,觑个方便。
寮漷多有疑公者,所以与铁公绝不交接,以杜人之耳目。
在景公正喜铁公之来,为生死之计,若己一刺燕王,此身必遭屠戮,今有铁公,则身虽死而社稷可复也。
大英雄之
”燕王曰:“朕为太祖之子,受天之命而有天下,理所当然。
汝竟不知天道么?”公又骂曰:“天道即是人伦,人伦首重君父。
君父之命,即天命也。
你受谁之命而擅居此大位?千秋万载之下,逃不得‘国贼’两字!”燕王变色说:“朕与建文总是一家,汝既尽心于故主,宁独不可尽心于朕?苟能北面而立,即以揆席相待,若更无知,方孝孺便是榜样!”铁公曰:“我与孝孺,岂若在廷狗彘,屈首为篡逆之臣哉?”痛骂不已。
燕王大怒,令割公之耳鼻,以火灸之,纳公口中,叱曰:“此味甘否?”公厉声曰:“忠臣血肉,流芳千古,有何不甘?”寸磔至死,犹喃喃骂不绝口。
燕王痛忿已极,令舁大镬至,熬油数斛,投公尸于其中,顷刻如煤炭。
呼卫士导之朝上,而尸转辗向外,终不向内,数十人各用铁棒四面夹持之,尸才面北。
王笑而詈曰:“尔今亦朝向我耶?”语未毕,公尸效然跃起,滚油蹙沸数丈,直溅龙衣,诸内侍手皆糜烂,弃棒而走。
公尸仍然反背如故。
有顷,侍卫二十余人咸吐鲜血,毙于殿上。
群臣莫不畏怖,共请埋之。
燕王叱退,令将焦尸投入粪窖。
收公二子系狱,两苍头皆腰斩。
又命缇骑逮公妻氏杨夫人并二女,发教坊司,灭公之族,一夕,雷霆大作,环绕于粪窖者数匝,化为一泓清水,至今名曰“铁公潭”。
有诗赞曰: 社稷先云覆,封疆尚尔存。
义师频进战,燕孽几亡魂。
枯骨犹能跃,焦躯谁敢翻。
一泓清冽水,英气至今尊。
却说景公路遇铁公,回到私第,疾忙托病告假,意欲夤夜请来,商议大事。
不意是日已遭惨死,乃大恸曰:“天丧吾君社稷矣!”设了铁公灵位,沥酒祭奠,痛哭者数次。
这是何故?原来两公素日神交,彼此极其敬慕,只因隔绝千有余里,铁公亦未知景公别有作用也。
当燕王造谋伊始,朝廷曾遣景公任北平布政,侦探消息。
景公一见燕王,决其必反,返与之深相交结,俟其一有举动,即便擒之。
无奈朝中小人,多谤公与燕交通。
建文帝初虽不信,然十夫挠锥,众口铄金,曾参大贤,不免见疑其母。
即以左佥都御史召公还朝。
景公谒帝奏云:“臣能制燕藩之命,不知何以召回?”帝慰公曰:“社稷方倚卿为重,岂可久居于外?燕王为朕叔父,天伦至戚,岂可以兵刃相加?朕当以德化之。
”景公嘿然而退。
迨燕王既反,王师屡败,铁公倡起义兵,两次告捷,景公密奏:“今日能敌燕王者,唯铉一人,请专以北伐之事畀之。
”而朝中多畏铁公,恐成了大功,为帝所柄用,又极力于暗中谋沮,建文帝只命铁公扼住济南中路,燕王遂由大名绕出馆陶,径趋徐泗而下金陵。
登极之后,即召景公。
公抚膺曰:“我不能存社稷,誓必与燕贼俱死以报我君。
”乃诡自归附,入见燕王。
王大喜曰:“我故人也。
”升公为左都御史。
自是恒伏利剑于衣衽中,委蛇从事,觑个方便。
寮漷多有疑公者,所以与铁公绝不交接,以杜人之耳目。
在景公正喜铁公之来,为生死之计,若己一刺燕王,此身必遭屠戮,今有铁公,则身虽死而社稷可复也。
大英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