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回 姚道衍倡逆兴师 耿炳文拒谏败绩

关灯
第十五回 姚道衍倡逆兴师 耿炳文拒谏败绩 话说天狼凶宿,即燕王也,嫦娥在天上与他结了大仇,转生到下界,两家便为敌国。

    这里面就包着两次劫数,自始至终,一主一宾,是这部书的大纲目。

    前回月君回至山左,燕王靖难师已下江南,就该接着起义勤王。

    但燕王怎样夺了建文天下,乃最要紧的关节,必须叙出个原委来,然后两家的事业,万绪千头,方成经纬,合为一局。

    请看次第叙出。

     当日洪武太祖第四个庶子,锡名曰棣,有智略而且骁勇,以征朔漠有功,封王于燕,治北平府,即金元之故都,士马一精一强,早蓄不轨之志。

    因东宫是嫡长子,无可如何,然心常怏怏,不屑于藩封也。

    适有江湖行脚僧道衍者,俗姓姚,名广孝,曾遇新罗国异僧授之望气占星、行兵布阵之术。

    在金陵时窥见燕王有异相,乃游于北平,交结宦者狗儿,为之先容,由此得谒燕王。

    道衍长跪进言曰:“臣之来也,要制一顶白帽子与王戴,不知殿下许否?”燕王想“王”上加“白”,是个“皇”字,大异其言,遂留人府中,问道衍:“你说这个白帽子,是怎样的制法?”道衍对曰:“那白帽子,臣自有个制度,但不是一人制造得来,还要几个文武将相相助成功。

    ”燕王悟其意,就暗暗招纳异人,召募勇士,以伺机会。

     王之爱妃徐氏,为开国魏公讳达之女、辉祖之嫡妹,闻之谏曰:“高皇帝为根本之计,久立储君,群臣豫附,四海倾心,纵使良、平复生,亦无所用其权谋。

    前者胡惟庸自取灭族,其兆已见。

    大王贵为帝子,富有千乘,传之子孙,尽勾荣显,幸勿听此狂僧之语。

    ”燕王已稍稍冷了念头。

    道衍又进言曰:“汉高处于草莽,吕公识为帝王之相,天所兴者,谁能废之?今市上有一相士,姓袁名珙,号柳庄,其风鉴与吕公相似,愿殿下请来一决。

    ” 燕王初不之信。

    过了数日,悄然同了几个卫士,装束着一样衣冠,到袁珙对寓肆中饮酒。

    珙望见,即趋拜王前曰:“殿下何自轻至此?”王佯不省曰:“我们皆卫士,慎勿胡言!”珙微笑不答。

    翌日,道衍引之晋谒,珙曰:“昨日之卫士,他日之太平天子也。

    ”王问:“当在何时?”珙曰:“即看须长过腹。

    ”燕王笑 曰:“年将四旬,须鬓岂能复长?这是不经之言。

    ”衍又进曰“如珙一人之言不足信,臣闻军卫中有一卜者,叫做金忠,人多称为‘活管辂’,令他一卜,看是如何?”燕王密召金忠至府,卜得卦兆曰:“二文皆亡,王乃为皇。

    ”王问:“怎样解说?”忠曰:“此天机也,至期自应。

    若要明白这缘故,请大王随手写一字来。

    ”燕王以指在茶杯内蘸了水,写个“马”宇,水点淋淋漓漓,共有六滴。

    忠曰:“此六马渡江之象,当应在大水之年,决无可疑。

    ”燕王忻然得意,就拜道衍为军师,珙与忠同参谋议。

    又常使心腹数人潜住京师,剔探事情。

     一日,有密报到来。

    燕王拆视,是皇太子已薨,礼部议谥曰“懿文”。

    燕王拊掌大笑,谓道衍曰:“前者卦兆是二文皆亡,朕当为皇,今一文已亡。

    此一文当是侄子允火文,朕今使刺客刺之,何如?”道衍曰:“为时尚早哩,大王得天下,也要学高皇百战,岂一刺可成大业乎?”燕王曰:“若然,别有一策:父皇平素爱的是朕,若得左右吹嘘,召入京中,立为元储,不强似动干戈么?”道衍曰:“这个且去图之。

    ”遂遣长史葛诚、周铎与心腹校士数人,赍金珠入京。

    嘱托徐魏公辉祖及九卿菇王常、蹇义等,商议此事。

     时太祖正以燕王智略类己,意欲立之,群臣有谏阻者,有耸谀者,纷纷未决。

    葛诚即将燕王谋为太子之事,据实以奏。

    洪武问之魏公辉祖。

    曰:“固有之,不可立也。

    ”太祖乃立元孙允火文为皇太孙。

    储位既定,周铎即遣人将魏国公及葛长史讦奏朝廷之语,具报燕王,然后约了葛诚回去复命。

    燕王一陽一为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