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回 邀女主嵩阳悬异对 改男妆洛邑访奇才

关灯
投那人家来。

     柳烟向前敲门,内有小童应道:“可是驱蝗虫的女真人?”月君暗暗称奇。

    柳烟答道:“我们是苏州府唐相公,特来拜访的。

    ”小童进去了。

    只见一人开门出来,衣冠济楚,年约三旬,身体修伟,容颜黑润,一双鬼眼,灿若刀光,尺二仙髯,飘如燕尾,带笑而迎道:“其潘安乎,抑卫玠乎?”月君道:“先生其景略乎,抑道冲乎?”此人觉有惊意,恭入小堂,看了名帖,拜罢就坐。

    先问月君大表。

    答道:“小字思安。

    ”遂问:“先生姓氏?”答道:“姓吕,名律,贱字师贞,道号御一陽一子。

    ”月君见茅堂上悬个匾,是极大的“正士”两字,遂道:“学生看先生,却是奇士。

    ”御一陽一道:“奇而不正,不是奇士;正而不奇,不为正士。

    能奇者方能正,能正者乃能奇耳。

    ”月君道:“诚然。

    此乃圣贤之一体一用,可惜世人分为两项。

    ”御一陽一道:“正而至极为圣,奇而至极则为神。

    仲尼之道,参天地,赞化育,正莫正于此矣、奇莫奇于此矣。

    不意千载之下,泥于宋儒。

    要知道致中和一语,乃所谓中庸也。

    故子思之言,始于匹夫匹妇之所能行,而至于圣人有所不知不能。

    乃宋儒当作日用平常之理,皆常人所能知能行,夫岂尽天下之人而皆圣人也哉?故谓常人能入圣人之道则可,谓能尽圣人之道则不可。

    此固宋儒肤见,而非伐毛彻髓之学。

    先君于洪武初年,曾献书阕下,指摘宋儒之腐,遂被谴谪。

    弟痛伤五中,常自慨叹。

    若先君之说不行,则孔子之道不著,因而缵述先志,著有《诗经六义》、《易经六爻》二书,非敢辟宋儒,聊以阐圣道也。

    顾念今古如同黑漆,绝无一隙光明,区区永怀,向谁议论!”月君道:“异哉,今日良有同心。

    如来之道,不在戒律:老子之道,不在法术;圣人之道,不在规矩。

    宋儒守绳墨,落窠臼,无异胶柱鼓瑟。

    学生亦有《三教宗旨》一书,异日请正高明。

    ”御一陽一愕然。

    又问:“尊兄今将焉往?”月君道:“闻得济南有个女真人,叨在同姓,欲往访之。

    ”御一陽一道:“又奇了!”因指着岩间所竖的旗说:“此乃为他设的。

    ”月君问:“何谓?”御阻道:“此女当为中原主。

    弟不便往见,故激之使来。

    彼若见旗而不来,则亦是一术女而已。

    ”月君问:“何以知为女主?”御一陽一道:“曾为彼卜得坤卦,是以知之。

    ‘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将来中原作战场也。

    ”随问月君道:“尊兄访之,意欲何为?”答道:“我也卜得一卦,是乾,‘利见大人’,将以平生抱负售之。

    ”御一陽一道:“不敢清教,愿闻一二。

    ”月君道:“天文地理,布阵排兵,奇门遁术,无所不知;制礼作乐,经国安民,移风易俗,无所不能。

    ”随问御一陽一:“今燕王起兵二年,将来如何?”御一陽一道:“朝廷皆曲谨之臣,能殉节者有,能戡乱者无。

    今上仁慈,临机不决。

    燕王英武刚断,加以道衍为之谋主,在所必胜。

    ”月君道:“如此,先生何不出佐燕王,立功名于竹帛乎?”御一陽一道:“尊兄亦何故舍其现在而欲图于未然?”二人抵掌大笑。

     月君顾见榻上有诗稿一册,命柳烟取来,揭开一看,多是咏史之作。

    《咏鲁仲连》一篇曰: 六王皆为仆,一夫独不臣。

     岂知三寸舌,能却百万兵。

     兴亡系天下,宁独邯郸城。

     秦邦屈高风,因之削帝名。

     留得宗周朔,萧条东海春。

     月君曰:“此即夫子宗周之意。

    先生盖借仲连之言,以存周朔于万世也。

    ”又看一篇《咏商山四皓》曰: 日月尚可挥,山岳亦易移。

     由来妃妾爱,三军莫夺之。

     汉祖幸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