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异编续集卷十五
关灯
小
中
大
将酒尽饮,叱一声,其蛇腾起,云雾昏暗。
守一即乘蛇而去,不知所在。
臂龙大江金山寺,有行者,素佻达。
尝昼寝,同袍戏之,画一龙于其臂,状颇逼真。
行觉曰:“吾寝而臂出龙,岂非天授乎。
当黥之以成其异。
”乃以针刺而加墨焉。
积数月,墨色渐紫,又数月,其纹隆起,约高一黍米。
每风雨之夕,此龙蜿蜒如动,一臂为之摇摇不安。
行病之。
他日澡于江,江水为之开豁数丈。
此臂腾掉,如非己有者。
行益以为神。
时没水中,见鼋鼍鱼鳖,历历在目。
一旦,自念曰:“金山盘踞江心,其下疑有根着。
盍探之。
”乃下投,穷至江底,见山根,大仅数抱,若一柱擎其山焉。
因运臂撼之,山为摇不止,屋字皆动。
僧怖,以为地震,焚香祝三宝。
食顷而定。
行既登山,而窃笑之。
旬日,乃为同袍说其实。
同袍惊以白长老。
长老曰:“此妖人也。
”潜诣镇江告官,请杀之。
官谓诬妄,不为理,僧惧其为己累也,醉行而缢之。
行既亡,龙亦顿逝,无灵焉。
张茂先张茂先博学强记。
尝为建安从事,游于洞宫,途遇一人问曰:“君读书几何?”对曰:“往古之书,茂先尽读之矣。
”其人笑而不应。
张见其人议论超然,心服欢交,随之入大石中,则见别是天地,宫室嵯峨。
一别室,陈书满架。
其人曰:“此历代史也。
”又一室,则曰“万国志也”。
室室不同,书名不一,皆世所未有者。
如三坟五典、八索九丘、《祷机》、《春秋》,亦皆在焉。
惟一室宇高封密,二犬守之。
其人指二犬曰:“此龙也。
内藏玉京、紫蔽、金真、七玻、丹书、紫字诸秘籍耳。
”张心乐之,愿赁住数日。
其人笑曰:“君痴矣。
此岂可赁地耶?”即命童送出。
张讯地名,童曰:“福地也。
”张出,回首视之,但见杂草藤萝苔薛,周围绕石而已,抚石徘徊,不忍速舍。
良久,下拜而去。
随著《博物志》,多琅中所得。
帝使削去,惜哉。
王布女永贞年,(东市)百姓王布知书,藏镪千万。
生女年十四,艳丽聪明,非凡人比。
而两鼻孔垂寸许息肉,如皂荚子,根如麻线,触之痛入心髓。
布为之求医,不治。
偶有乞食梵僧求治,布许之。
僧以白色药吹鼻,摘息肉而珍藏之,鼻仍无恙,略出黄水而已。
僧不受谢,行疾如飞。
少顷,一美少年叩门曰:“有胡憎来否?”布白之。
少年不悦曰:“我因马小,竟后此僧矣。
”布问之,曰:“上帝失乐神二人,藏于君家女鼻中。
我奉帝命来取,不意僧先取之。
吾当获谴矣。
”布方作礼,举首而失。
海贾大观中,广南有海贾,舟落一所。
舟中有一老于海者曰:“此海外怪洋也。
我曾至此,百怪出没,几丧其命。
今已矣夫!”至暮,天水皆黄浊。
忽一山峙水,山巅崩,巨声振厉,激水高丈余。
黑云亘山横起,云中两朱塔,隐隐有光。
老者趋移舟曰:“是龙怪也。
”令众持弓矢满引,鸣钲鼓,齐噪而行。
一巨人长丈余,出水面,持金刚杵来。
众齐声诵观音,投经文,乃没。
老者曰:“此不宜夜泊,盍入怪港。
”指示篙师,水迅急,转盼即到,磴泊港心。
风止月明。
老者命抟饭数百枚,或问其故,老者不应。
忽大舟然来,掷饭与之,且唾且骂。
彼人争夺而食。
少顷舟益多,或出或没。
掷饭如前,约四更始散。
老者曰:“是皆覆舟鬼也,月中无影。
常视舟行求食者。
”将晓,张帆前进,忽觉水气腥秽,大蟒千百出没波间。
将舟浮至高岸,隆然如山,多荆棘。
少壮数人登之以问途。
行四五里,见长城横亘,不知所极,高百尺。
到一门,两巨人坐门下,各持众髻,挂于大木杪。
入门,携火盆出,取一人炙焦黑,分食之。
旋携盆入。
众乘其入也。
悉断发,沿水疾走。
老者亦不之识也。
适幸风便,犹数月到家。
守一即乘蛇而去,不知所在。
臂龙大江金山寺,有行者,素佻达。
尝昼寝,同袍戏之,画一龙于其臂,状颇逼真。
行觉曰:“吾寝而臂出龙,岂非天授乎。
当黥之以成其异。
”乃以针刺而加墨焉。
积数月,墨色渐紫,又数月,其纹隆起,约高一黍米。
每风雨之夕,此龙蜿蜒如动,一臂为之摇摇不安。
行病之。
他日澡于江,江水为之开豁数丈。
此臂腾掉,如非己有者。
行益以为神。
时没水中,见鼋鼍鱼鳖,历历在目。
一旦,自念曰:“金山盘踞江心,其下疑有根着。
盍探之。
”乃下投,穷至江底,见山根,大仅数抱,若一柱擎其山焉。
因运臂撼之,山为摇不止,屋字皆动。
僧怖,以为地震,焚香祝三宝。
食顷而定。
行既登山,而窃笑之。
旬日,乃为同袍说其实。
同袍惊以白长老。
长老曰:“此妖人也。
”潜诣镇江告官,请杀之。
官谓诬妄,不为理,僧惧其为己累也,醉行而缢之。
行既亡,龙亦顿逝,无灵焉。
张茂先张茂先博学强记。
尝为建安从事,游于洞宫,途遇一人问曰:“君读书几何?”对曰:“往古之书,茂先尽读之矣。
”其人笑而不应。
张见其人议论超然,心服欢交,随之入大石中,则见别是天地,宫室嵯峨。
一别室,陈书满架。
其人曰:“此历代史也。
”又一室,则曰“万国志也”。
室室不同,书名不一,皆世所未有者。
如三坟五典、八索九丘、《祷机》、《春秋》,亦皆在焉。
惟一室宇高封密,二犬守之。
其人指二犬曰:“此龙也。
内藏玉京、紫蔽、金真、七玻、丹书、紫字诸秘籍耳。
”张心乐之,愿赁住数日。
其人笑曰:“君痴矣。
此岂可赁地耶?”即命童送出。
张讯地名,童曰:“福地也。
”张出,回首视之,但见杂草藤萝苔薛,周围绕石而已,抚石徘徊,不忍速舍。
良久,下拜而去。
随著《博物志》,多琅中所得。
帝使削去,惜哉。
王布女永贞年,(东市)百姓王布知书,藏镪千万。
生女年十四,艳丽聪明,非凡人比。
而两鼻孔垂寸许息肉,如皂荚子,根如麻线,触之痛入心髓。
布为之求医,不治。
偶有乞食梵僧求治,布许之。
僧以白色药吹鼻,摘息肉而珍藏之,鼻仍无恙,略出黄水而已。
僧不受谢,行疾如飞。
少顷,一美少年叩门曰:“有胡憎来否?”布白之。
少年不悦曰:“我因马小,竟后此僧矣。
”布问之,曰:“上帝失乐神二人,藏于君家女鼻中。
我奉帝命来取,不意僧先取之。
吾当获谴矣。
”布方作礼,举首而失。
海贾大观中,广南有海贾,舟落一所。
舟中有一老于海者曰:“此海外怪洋也。
我曾至此,百怪出没,几丧其命。
今已矣夫!”至暮,天水皆黄浊。
忽一山峙水,山巅崩,巨声振厉,激水高丈余。
黑云亘山横起,云中两朱塔,隐隐有光。
老者趋移舟曰:“是龙怪也。
”令众持弓矢满引,鸣钲鼓,齐噪而行。
一巨人长丈余,出水面,持金刚杵来。
众齐声诵观音,投经文,乃没。
老者曰:“此不宜夜泊,盍入怪港。
”指示篙师,水迅急,转盼即到,磴泊港心。
风止月明。
老者命抟饭数百枚,或问其故,老者不应。
忽大舟然来,掷饭与之,且唾且骂。
彼人争夺而食。
少顷舟益多,或出或没。
掷饭如前,约四更始散。
老者曰:“是皆覆舟鬼也,月中无影。
常视舟行求食者。
”将晓,张帆前进,忽觉水气腥秽,大蟒千百出没波间。
将舟浮至高岸,隆然如山,多荆棘。
少壮数人登之以问途。
行四五里,见长城横亘,不知所极,高百尺。
到一门,两巨人坐门下,各持众髻,挂于大木杪。
入门,携火盆出,取一人炙焦黑,分食之。
旋携盆入。
众乘其入也。
悉断发,沿水疾走。
老者亦不之识也。
适幸风便,犹数月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