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关灯
小
中
大
,两人又讨论了一回如何改进。
就着清茶和吃食经,那一碟子艾窝窝也就下去了,沈韶光吃了两个,净清吃了两个,余下四个都归了主持。
饶是如此,主持仍意犹未尽。
沈韶光笑道:“恰碰上这个时节,才有这糖渍牡丹馅儿,平时用豆馅儿、枣泥就好。
” 主持突然想起来,“过几日就要立夏了,与这花糕比,我们往日庵里蒸的豆糕就太也粗糙,莫如今年便换成这个吧?”此时有习俗,立夏日吃蒸糕,据说可以不起热痱子。
净清赶忙应了。
沈韶光觉得,尼姑当到老主持这份儿上,真好。
哪知过后净清却来求沈韶光帮忙,“若这糕只是我们庵里吃,再不敢来求沈施主的。
但每年节庆吃食,总要给坊里坊外的邻里善信送一送,若做得不好,惹人笑话。
”净清七情上面地施个礼,“还请施主指点。
” 既借住在这里,这点小忙当然要帮,沈韶光一口答应了。
因人手有限,量又大,沈韶光便建议做豆沙馅儿的――因为不管是蒸、是捣、是滤,量大量小都是费一样的事。
豆沙馅儿在这会儿,还是个金贵东西,倒不是材料多贵重,而是足够麻烦。
据说天宝时虢国夫人府豆沙做得最好,称“灵沙?G”,又把豆沙放在糯米糍糕里,因这糍糕捶打得呈半透明状,能透出馅儿的颜色,故而称透花糍。
1 主持一边看沈韶光指挥着掌厨的尼姑炒豆沙,一边跟她说典故:“早些年,长安东市有个糕作坊,透花糍做得就很讲究。
因为糕饼做得好,主人由此入赀为员外官,人称花糕员外。
”2 沈韶光笑起来,行行出状元,果真呢。
又遗憾,可惜我是女的,不然也可以考虑考虑走这条路入仕。
净慈站在边上,听沈韶光和主持闲聊,不免惊诧,何曾见主持这样健谈这样欢喜过?莫不是这姓沈的小娘子给主持下了巫蛊?看着这些豆沙馅,又不免算计银钱,花了多少,能从各家得会多少压篮钱来。
作者有话要说: 林少尹今天说的话,都是以后被打的脸。
可怜的娃…… 林少尹淡淡一笑:不疼。
第6章夏糕送出去 &lt/div&gt &lt/div&gt 第4节 立夏日,到了敲暮钟的时候,林晏才从衙署回来。
祖母正在等着他吃暮食。
净手洁面,换了家常衣服,林晏便来到祖母院中。
“阿兄,你回来了!”江太夫人露出欢欣的笑容。
林晏笑道,“跟您说了不用等我,别饿坏了您。
” “哪能不等?阿耶阿娘都不在,我自己一个人吃饭,怪没意思的。
”江太夫人先是嘟着嘴,然后又笑了。
林晏眼形细长,眼尾微微上挑,中间一段却过于平直,算是个非典型丹凤眼,不笑的时候显得有些不好接近,此时眼睛弯起,整张脸都柔和起来,“您今天在家里做什么了?” “我与阿长缝香包,今日立夏呢。
” “哦,是吗?”林晏给祖母盛一晚青菜蛋花汤。
因着吃饭的只有祖孙俩,为了热闹,并不分食,而是如后世一样,聚在一张大食案旁。
就着清茶和吃食经,那一碟子艾窝窝也就下去了,沈韶光吃了两个,净清吃了两个,余下四个都归了主持。
饶是如此,主持仍意犹未尽。
沈韶光笑道:“恰碰上这个时节,才有这糖渍牡丹馅儿,平时用豆馅儿、枣泥就好。
” 主持突然想起来,“过几日就要立夏了,与这花糕比,我们往日庵里蒸的豆糕就太也粗糙,莫如今年便换成这个吧?”此时有习俗,立夏日吃蒸糕,据说可以不起热痱子。
净清赶忙应了。
沈韶光觉得,尼姑当到老主持这份儿上,真好。
哪知过后净清却来求沈韶光帮忙,“若这糕只是我们庵里吃,再不敢来求沈施主的。
但每年节庆吃食,总要给坊里坊外的邻里善信送一送,若做得不好,惹人笑话。
”净清七情上面地施个礼,“还请施主指点。
” 既借住在这里,这点小忙当然要帮,沈韶光一口答应了。
因人手有限,量又大,沈韶光便建议做豆沙馅儿的――因为不管是蒸、是捣、是滤,量大量小都是费一样的事。
豆沙馅儿在这会儿,还是个金贵东西,倒不是材料多贵重,而是足够麻烦。
据说天宝时虢国夫人府豆沙做得最好,称“灵沙?G”,又把豆沙放在糯米糍糕里,因这糍糕捶打得呈半透明状,能透出馅儿的颜色,故而称透花糍。
1 主持一边看沈韶光指挥着掌厨的尼姑炒豆沙,一边跟她说典故:“早些年,长安东市有个糕作坊,透花糍做得就很讲究。
因为糕饼做得好,主人由此入赀为员外官,人称花糕员外。
”2 沈韶光笑起来,行行出状元,果真呢。
又遗憾,可惜我是女的,不然也可以考虑考虑走这条路入仕。
净慈站在边上,听沈韶光和主持闲聊,不免惊诧,何曾见主持这样健谈这样欢喜过?莫不是这姓沈的小娘子给主持下了巫蛊?看着这些豆沙馅,又不免算计银钱,花了多少,能从各家得会多少压篮钱来。
作者有话要说: 林少尹今天说的话,都是以后被打的脸。
可怜的娃…… 林少尹淡淡一笑:不疼。
第6章夏糕送出去 &lt/div&gt &lt/div&gt 第4节 立夏日,到了敲暮钟的时候,林晏才从衙署回来。
祖母正在等着他吃暮食。
净手洁面,换了家常衣服,林晏便来到祖母院中。
“阿兄,你回来了!”江太夫人露出欢欣的笑容。
林晏笑道,“跟您说了不用等我,别饿坏了您。
” “哪能不等?阿耶阿娘都不在,我自己一个人吃饭,怪没意思的。
”江太夫人先是嘟着嘴,然后又笑了。
林晏眼形细长,眼尾微微上挑,中间一段却过于平直,算是个非典型丹凤眼,不笑的时候显得有些不好接近,此时眼睛弯起,整张脸都柔和起来,“您今天在家里做什么了?” “我与阿长缝香包,今日立夏呢。
” “哦,是吗?”林晏给祖母盛一晚青菜蛋花汤。
因着吃饭的只有祖孙俩,为了热闹,并不分食,而是如后世一样,聚在一张大食案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