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关灯
这个人,好像对他高祖的事格外在意。

    许是自小以月一鸣为楷模,不容他人诋毁。

     卿如是不再多言,当即道歉,“不知如何冒犯了西爷,如是给西爷赔个罪。

    皆是坊间听来的,一时好奇,便寻思着问了。

    还望西爷不予计较。

    ” 她将卷宗递还,指望着月陇西给点反应。

     西爷终究还是端方的西爷,修长的五指接过卷宗,面色已平和下来,淡声道,“你可知皇命难违。

    如若当年那皇帝要的是秦卿的命,那你说,是手重要,还是命重要?卿姑娘是道听途说,可须知,多少人道听途说之后,再夸大其词,妄言揣度,就成了搬弄是非。

    ” 作为当年被废十指的当事人,卿如是被莫名其妙说教了一通,竟还觉得有几分道理。

    若当年狗皇帝要的是她的命,月一鸣知道她从来都不是宁死不屈之人,于是替她做了选择,保下她的命……? 卿如是有一瞬动摇,沉吟片刻后又挑眉问,“你也说了,是如果。

    这么些话本子里,我倒没听哪个说起过当年皇帝是想要秦卿的命的。

    况且,这些事你既知道,想必也是听月家人说的,百年过去,焉知他们不是在同你搬弄是非?还是说你敢肯定,你说的一定是事实?” 言罢,月陇西不再辩驳,只道,“既然卿姑娘认定祖上是虚情假意之人,那还是接着看戏罢。

    ” 不与她理论,也没必要和她解释过多。

    是君子。

    卿如是的视线落回戏台,心思还徘徊在方才那句更改后的戏词上:唯他念留。

     倘若真的念留,大概也是可惜她那一手婉约的簪花小楷罢。

     她嫁入月府的第一年年尾,合家团聚,她想回家过年,被那位正夫人拦下,说她若是回家去,月一鸣定会不高兴,且她毕竟是来做妾的,岂有回娘家过年的道理,规矩不通便罢了,外间也会说三道四。

     见她郁郁寡欢,正夫人便宽慰她,让她写一副对联,着人送回娘家去,权当心意。

     夫人特意遣丫鬟给她送来金墨,她一连写了好几副都不太满意,废纸丢得满屋,最后堪堪写好三副,一副送给夫人以作答谢,剩下的两副都送回了家。

     这厢刚叮嘱完跑腿的小厮,那厢月一鸣自觉地插脚进门,弓腰捡起地上的废纸。

     “用这簪花小楷写对联,着实漂亮。

    ”他抬高手,捋开对联,挑眉瞧着她笑,“不给我写一副吗?” 秦卿见着他没好气,“我送回家里的。

    ” 他站在书桌前,随手翻她的稿集,“何必吩咐小厮送,不是要回家过年吗?我陪你回去。

    ” “嗤,开什么玩笑,月府的规矩我虽不太懂,但寻常百姓家也没哪个家主回妾室娘家里过年的。

    而且,你若真跟我回去了,反而是害我。

    ”秦卿自然以为他在说风凉话,“你要对联自己写不就成了。

    相爷还差这一副两副的对联么。

    ” 月一鸣把玩着她搁置在桌上的笔,另找话说,“这支笔可好用?送你之后我再没找着这么趁手的笔了。

    陛下那日说要再赐我一支,届时一并拿来给你,要么?” 秦卿正忙着拾捡屋里的废纸,随口回,“不要。

    你自己留着用罢,给我做什么。

    ” “你字写得好看,拿给你写字。

    ”月一鸣倚着书桌,双手环胸瞧她捡纸,懒洋洋地笑,“看在我送你笔的份上,用你那婉约的簪花小楷给我写一副对联罢,求你了。

    这么好看的字我不能珍藏一副,多可惜。

    如何,嗯?” 她想着那杆子的确怪趁手的笔,勉为其难地答应了。

     也就是这个说她写字好看的人,这个愿意把御赐的笔送给她写簪花小楷的人,毫不留情地废了她的手,要她终生不得再执笔。

     行刑时,她双手双脚被缚住,在西阁撕心裂肺地惨叫,行刑过后,月一鸣才来看她,只对着快要昏死过去的她说了一句话,“秦卿,陛下赐我的笔没有了。

    ” 没有了,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