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关灯
蔺老眉眼一弯,瞧瞧!瞧瞧!还是岁丫头人美心善,是他亲闺女!

    于是江浔和沈嘉岁向太子妃还有皇孙请了旨,小心翼翼将蔺老接了回去。

    一路上江浔都不敢错眼,直到蔺老躺回家中榻上,才见他切切实实松了口气。

    “去去去,老夫现在舒坦得很,不必伺候了,你们都回吧。”

    蔺老被子一裹,“翻脸不认人”。

    实则是想到沈嘉岁和江浔这两日马不停蹄,惊心动魄,实在心疼坏了,再不愿麻烦他们。

    沈嘉岁替蔺老拽了拽被角,笑道:“老师,八月的天,可不兴盖这般严实。”

    “老师好生歇息,我和阿浔这就回了,明儿一早又来看您。”

    沈嘉岁笑盈盈的,将蔺老的心思看得透透的,拉过江浔就走。

    蔺老听得脚步声,抬眼看过去。

    只见沈嘉岁脚步轻快地走在前头,江浔被她牵着,一句话也没有,还真就乖乖跟着走了。

    他忍不住嘴角一咧。

    好小子,妇唱夫随的精髓是被他拿捏了。

    临出门前,江浔还是不放心地回望了一眼,结果正好对上了蔺老那透着精光的揶揄眼神。

    他心头蓦地一安,眉眼间溢出笑意来,赶上两步,与沈嘉岁并肩而行。

    .......

    到了安阳伯府门口,马车还未停稳,南风已迎上前来,低声禀道:

    “公子,少夫人,崔家少爷等候多时了。”

    马车内,沈嘉岁闻言一愣,掀开了帘子。

    只见崔明珏静静伫立在不远处的墙根阴影中,正望向这边。

    江浔跟着探身,却是偏头来看沈嘉岁,温声道:“岁岁,我来见?”

    沈嘉岁扭过头来,眼中有感慨一闪而过,笑道:“自然,他该就是来寻你的。”

    二人下了马车。

    沈嘉岁遥遥冲崔明珏行了一礼。

    崔明珏不曾上前来,定定看了沈嘉岁一眼,随即拱手还礼。

    待到沈嘉岁转身进府,江浔这才朝着崔明珏走过去。

    “江大人。”

    崔明珏率先朝江浔行礼,抬起头来时,俊郎的面庞隐有憔悴。

    “崔公子。”

    江浔点头,面色未变。

    崔明珏的目光落在江浔的绯红官服上,想到上次二人见面还是在大理寺,彼时自已还能与江浔一同查阅案卷,而今......

    崔明珏眼里隐生怔忡,自幼养成的骄傲,让他下意识地挺直了脊背。

    可转瞬间,他又想到了自已此行的目的,当即深吸一口气,再次躬身行礼。

    这一礼,他将腰弯得极低,声音微微颤抖:

    “江大人,在下于崔府被围抄前脱身,只为.......能见您一面。”

    “崔家倾覆,成王败寇,在下无话可说,祖父哪怕心中犹有遗憾,想必也已甘拜下风。”

    “此番......此番之所以......”

    崔明珏的眼神游移起来,似有些难以启齿。

    可当他眸光垂下,看到自已染了尘土的靴面时,不由缓缓闭眼,随即咬牙决然道:

    “祖父结党营私,家中妇孺虽未参与,却也实实在在享受了荣华富贵,不敢称无辜。”

    “承蒙天恩,判流放之刑,留得性命,已是莫大恩典。”

    说到此处,崔明珏缓缓睁开双眸,眼中闪过哀色,向前迈了一小步,又似觉得不妥,停住了身形。

    “可此去岭南,流放之途千难万险,家中妇孺体弱,恐难以支撑。”

    “草民斗胆,厚颜恳请江大人为崔家关照一句,草民绝不敢奢求任何优待,只求......只求能让家中老小活着走到岭南。”

    “草民身为家中男丁,合该撑起崔家门楣,只要能得江大人援手,留得亲人性命,从后种种,当由草民自负。”

    “崔家曾与江大人针锋相对,草民自知今日所求实在厚颜无耻,但......但......”

    话至此处,崔明珏只觉眼眶一阵酸涩,不由将头深深埋下,满心的话如鲠在喉,再也说不下去。

    骄傲的少年郎啊,往昔意气凌霄,目下无尘,脊梁如松。

    可今日却毅然舍下颜面,尽弃骄矜,弯下了脊梁,厚颜无耻不自请来,所求唯家人于迢递流放之途,性命无虞。

    江浔垂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