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关灯
眼睛都眯了起来。

     爽快地掏出银票递给沈意,尚娘子小心地捧着料子告辞离开。

     摸着手中的大额银票,沈意也笑得很是愉快。

     这真真是皆大欢喜。

     作者有话说: 更新啦,谢谢支持 第93章 “发生什么事了,怎地如此高兴?”正当沈意喜不自胜的时候,谢愈推门走了进来。

     这几年过去,谢愈也褪去了身上的少年稚嫩,变得成熟起来。

     逆着光走进屋子,身姿颀长,容貌清俊,看见的人忍不住的都夸上一句,这是谁家好儿郎。

     沈意抿着唇,矜持的笑着:“这段日子一直在织着的那匹料子,尚娘子拿走哩,这是报酬。

    ” 顺着沈意的手望去,一眼便看见银票上的金额,和自己一整年的俸禄也差不离了,鸦黑的睫毛眨动,谢愈岿然叹道:“夫人真乃奇女子也。

    ” 沈意笑意盈盈地接受了,这才说起正经事情:“怎地这个时辰便回来哩?” “今日里皇爷召我讲学,讲完学便让我家来了,没去翰林院当值。

    ”径直进去屋子,倒上一杯热茶,茶香袅袅,温热的水流入喉咙,滋润了白日里说话过多的嗓子。

     这也是谢愈这一日里喝的第一口水。

     皇爷召唤,自是不能进食,万一奏对之时,突然想去更衣,未免过于不雅。

     一口气将一杯水喝尽,谢愈又倒上杯水,这时才有心情细细品味茶叶的滋味,摇头晃脑的点评起来:“这茶叶不错,醇厚清香,口有回甘。

    ” “你倒会喝。

    ”沈意笑了,随即又叹道:“这是我阿娘托钱家捎过来今年的新茶,刚泡上的第一壶便在这了。

    ” 话语中带着无尽的怅惘。

     谢愈知道,意姐儿这是想家了。

     虽说在京中的日子每日也是热热闹闹,但离家千万里,一去好几年,这几年里,和韩薇娘沈荣都只有书信联系,就连幼弟沈昭,他们离开时还是肉乎乎的胖团子,现下里也进学哩。

     想到这,谢愈便又倒上一杯,塞进沈意的手里,品味着家乡的滋味。

     沈意转动着杯子,慢慢将杯中茶水抿入口中。

     天色透亮,风吹过树梢传来沙沙声,突然一阵拍打声响起,却是鸟儿正在奋力飞过天空,岁月一片静好。

     咽下口中茶水,沈意犹豫再三,还是问出了在心里压了多日的疑惑:“怎地今日皇爷又召你讲学,这都是这段日子的第几次了?” 皇爷有兴致的时候,会召唤翰林院的翰林们,也不拘讲学,有时让他们吟诗作对即兴做赋也是有的,以前谢愈顶着新科状元的名头,也被召唤过。

     但是翰林院里翰林何其多,皇爷还是更习惯找那些老翰林们,前几年里谢愈面圣的机会寥寥无几。

     但自从六月里谢愈被皇爷召唤,即兴写了篇咏莲诗后,好似是入了皇爷的眼,短短两三个月里被召唤的次数数不胜数,现如今皇爷在翰林院里找人,第一个想到的便是谢愈。

     一时间谢愈成了皇爷面前炙手可热的人物,也在这京城里有了自己名姓。

     沈意对此感受格外明显,作为状元夫人,她有时候也需要去其他人府里应酬一二,以前的时候她都是和赵澈的夫人结伴坐在角落位置,一场宴席下来,甚至都没有人关心她们到底是谁,而这段时间出去赴宴,位置好了不说,主人家也时时注意着递给她话头。

     然而,这等优待并未让沈意感到多么的高兴。

     都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最近谢愈的风头实在太盛了些,沈意也摸不清皇爷到底在谋划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