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关灯
大龙,与王昌玉同岁。

     最小的闺女就是王安乐,嫁给了知青周文。

    小两口都考到了沪市,明日一早就得去县里赶火车。

     因要出远门,家里亲人就都赶过来聚一聚。

    不时,村里人晓得王安乐和周文明日就要离开坎子村,也抽空过来说两句话。

     人一多,倒冲散了王安乐离别的伤感。

     她也实在没工夫伤感,这会儿她正被堂姐堂嫂等人围着教导如何做人儿媳妇。

    周文爸妈是双职工,且老家还是沪市这个鼎鼎有名的大城市。

    坎子村的人多少有些担忧王安乐会被人家欺负。

     儿媳妇可不好当。

     高嫁的儿媳妇更难。

     就他们坎子村的苗绒绒不过是嫁到县里,还被婆家欺负的喘不过气。

     安乐嫁到沪市,娘家离的远,身边除了周文半点依靠都没有,若是被人欺负了恐怕连哭的地方都没有。

     大伙儿东扯一句西扯一句,听的姜春花眼泛泪花,胸口打鼓,不免出声道:“早晓得这样,还不如把安乐嫁到村里了。

    ” 这话一出,王安乐的奶奶柳雁南当即不乐意了,她扫了眼门外,见周文被男人们围在门口说话,心里松了口气后道:“什么时候了,说这样的废话?这三年来周文是如何待乐乐的,你没看见?多大人了,说话也没个顾忌,若是被女婿听去了,小心寒了人心。

    ” “妈,我就是一时嘴快,周文这个女婿我是顶顶喜欢的,可一想到闺女要离开坎子村,我就不放心。

    ” 柳奶奶叹了口气,温声道:“麻雀子大了还要飞出去闯荡,更何况人呢?咱安乐是去沪市读大学,这可是祖上冒烟的大喜事,哪至于让你哭哭啼啼的。

    你反过来想想,是闺女一个人去外地读书你放心,还是有周文护着你放心?” 那自然是有周文护着比较好。

     柳奶奶这么一打岔,话题就转到读书上面去了。

    坎子村贫困,教育环境也差。

    除掉知青,整个村子里就只有王安乐这么一个大学生。

     没办法,日子难过,哪有闲钱闲工夫让孩子读书。

     至于王安乐,主要是她身子骨太差,她爷爷又有退伍补贴,所以才能一直读书。

     “大侄女,你是咱坎子村飞出去的金凤凰。

    周家再好你也莫惧,大不了回来过日子。

    ”说话的是大伯娘。

     当年姜春花早产奶水不足,又加上田地里年景也不好,家家户户都吃不饱饭,村子里还饿死了好几个人。

     那样的情况下,大伯娘本不想奶王安乐。

    偏王爱国一天三顿往人家屋子里哭,愣是用眼泪水把人哭心软了。

     因是自己奶大的,这位大伯娘疼爱王安乐比疼亲儿子还要疼。

     这不,无人的时候,她还悄悄塞了两块钱给王安乐,悄声道:“乐乐,快快藏起来。

    这钱是伯娘悄悄给你的,你可别告诉周文。

    穷家富路,没钱傍身可不行。

    ” 王安乐自是不肯要,大伯娘却不理她,钱一塞进王安乐兜里,她就快步跑走了。

     晚上吃了个团圆饭,比过年还要丰盛。

    男人们在堂屋吃,女人们则在灶间忙活。

    周文辈分低,一惯坐在下手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