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关灯
荣国府没有金刚钻,揽不起瓷器活,当鹌鹑缩着脖子安静如鸡最稳妥。

    估计原著中也是这个时候贾代善恰好死翘翘,荣国府没卷进去,又苟了一段时间。

    这么看来,秦可卿想的办法实操性很大。

    史苗除了买祭田,更想直接一步到位滚去金陵种田。

    眼看也没什么问的,史苗将贾敬支走。

    “你自去忙,留你媳妇和我说说话。”

    贾敬一走,史苗让丫鬟给周氏沏一盏今年的新茶。

    史苗:“前儿那桩事,可有查清是谁给你家大爷通风报信?”

    这件事史苗面上不提,不代表她忘记了。

    原本史苗对后宅的弯弯绕绕没经验,但和原主逐渐融合以后,莫名其妙变得敏锐起来,说话办事也会带上贾母的影子。

    周氏垂眼,揭开青天釉面的盖子,略闻了闻,又合上:“那些奴才添油加醋浑说,才让大爷听风就是雨,已经收拾过了。”

    收拾过,收拾的是哪些人?

    史苗见她有所保留,于是又道:“难得今天日头不错,去园子里走走。”

    贾敬媳妇从善如流,马上就应下。

    史苗就知她单独有话与自己说,看来她们俩人都查到一处去了。

    两人慢悠悠走着去看今年新开的桃花。

    离了跟班丫鬟,史苗开门见山:“刚我瞧着你像是有话没说完。”

    贾敬媳妇捏着一朵桃花苞:

    “婶娘说笑,我们晚辈有什么能说的,大爷不看重珍哥,我虽是媳妇,也比不得一些伺候过太爷的奴才体面。”

    这话说得云山雾罩,史苗懒得与她绕弯子:“你是说赖家的?”

    刚刚她不说话,可不就是赖嬷嬷在跟前吗?

    赖家两个儿子,往后一个宁国府管家,一个荣国府管家,后面有个孙子脱籍当官。

    从卖身卖命的奴才到官老爷,还有自家的高屋大院小花园,从宁荣二府吸了不少血。

    贾敬媳妇冷笑:“侄媳可不敢这么说,那些家生子在爷跟前服侍,最顺手的,东西两府都吃得开。”

    就算知道有人作怪又如何,都是跟着老太爷过命的奴才,又在贾敬面前得势,她还能真就随便把人辇了?

    史苗却不这么认为,既然知道有人作怪,平日里就该防着。

    她也不得不承认,赖嬷嬷有能力,这家中没有得力的下人,确实转不开。

    赖家后人的发展,荣国府倒了,赖家也未必有事。

    赖嬷嬷教养孩子有几分能耐,但史苗也不想被人辖制,眼睁睁看荣国府被蚕食。

    送走贾敬媳妇,史苗心里烦躁,翌日贾赦就屁颠屁颠来请安。

    贾赦很乖觉躲着‘养伤’,这时候才出来。

    今天人来得齐,贾赦、贾政、贾敏,并三个姑娘都在。

    贾赦记母亲的好,也知道自己还有正事:“儿子伤好了,来给母亲请安,向母亲辞行。”

    听说贾赦要走,史苗心里挺高兴,眼不见心不烦。

    贾赦再呆几日,有些人又要拨弄是非。

    史苗点头:“去那边规矩点,莫要再惹出事来。”

    贾赦躬身作揖:“儿子谨记母亲教诲。”

    贾政忽然站出来,也躬身拱手:“母亲,儿子想和大哥同去,在父亲跟前尽孝。”

    史苗微笑,打量着这两兄弟。

    十七岁的贾赦比十五岁的贾政高半个头,但气质瞧着活脱脱纨绔公子,相对而言,贾政给人的感觉还更稳重点。

    可惜了,史苗并不想给他们‘兄弟齐心’的机会。

    史苗看着贾政,温声道:

    “你有这样的心很好,家里有些事,我出门不便,先叫你哥哥再去守着,等过些时日你们兄弟二人再换一换。”

    史苗也算预判到了,贾政不见得

    ??????

    有坏心,但跟着贾政和贾赦的两拨人,不见得有好心。

    刚好三月里就是贾母父亲三年冥诞,她新寡孀居不便出门,到时候给贾政派个差使。

    贾政听完也不再争取,乖乖答一句:“是。”

    贾赦听着也高兴,过几日热了,那味道可不好闻,就让好兄弟把他换回来。

    走过每日请安流程,史苗只留了贾敏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