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关灯
份的县试。

    ”费大娘说道。

     在古代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参加科举,高中状元,当官入仕是每个读书人的梦想。

     县试则是科举的第一步,考上了就是秀才,之后再通过乡试、会试、殿试,要是能中状元,简直一步登天。

     只是‘原身’对科举县试并不关心,所以才不关心科举考试报名的日期这些。

     沈黛末心道:怪不得今天店里一个人都没有。

     她又问道:“大娘,通过县试,考上秀才有什么好处吗?” 费大娘笑道:“那可多了,一旦考上秀才,以后还可以参加乡试考举人考进士当大官,见官不跪。

    关键是还有廪米拿,每月一石。

    ” 一石就是120斤,一个月120斤米? 沈黛末将银子往袖子里一揣,抬腿就走。

     费大娘:“哎,你干什么去?” 沈黛末:“我要参加县试,当秀才!” 每个月120斤米,再也不用担心饿肚子了,多么大的诱惑啊。

     沈黛末读了这么多年书,除了书法之外,唯一的特长就是考试。

     虽然她知道古代科举的难度可不是高考能比的,录取率极低,但她一个文科生,无论如何都要试试。

     费大娘笑道:“你以为秀才是那么好当的?考过县试还有府试,考过府试还有院试,三道考试都通过之后,才能获得秀才的称号。

    当然除非你天赋异禀,第一轮县试就是第一名案首,就可以直接获得秀才称号,不用参加后来的府试和院试,不过沈四啊,虽然你字写的不错,可你终究没有读过几年书,还是别异想天开了。

    ” 沈黛末微微一笑:“不试试怎么知道?就算考不上也不会让我坐牢不是吗?” 费大娘表情微微惊奇。

     参加县试,需要准备好自己祖上三代清白履历,以及一起参加考试的考生作保。

     履历倒是很好准备,沈家虽然没落,但家世还算清白,就是需要同考生担保有些困难。

     因为原身风评一贯不太好,本地考生都不愿意冒着风险替她担保。

     所以沈黛末就站在礼房门口,准备找不了解‘沈黛末’黑历史,又恰好同伴的乡下考生互相担保。

     就这么一直蹲守着合适目标,连晚饭都来不及回去吃。

     另一边,绿柳巷,沈家,西厢房。

     淡淡清茗香气从纸窗中渗透出来,茶香淡雅,雪意清冷,墨衣男子斜坐窗边品茗,眉间清幽疏冷竟能将人间雪色也艳压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