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关灯
因此,眼下的他并不急着去凑倒买倒卖的风、赚一波快钱,只想先专心于学业,劝慰起曾书瑶来,自然也毫不费力。

     将丈夫的话听进去了以后,曾书瑶的学习劲头就更足了,医学本就是她喜欢的专业,在有一点天赋的前提下,加上她自身的努力,能够在一众同学手中夺得期末考试的第一名,并不让人意外。

     至于徐元,他上高中的时候,最感兴趣的其实是物理科目,但是,因为那一场梦境隐含的机缘,他的目标也渐渐转移到了经济学上。

     尽管这个领域对他来说有些陌生,但,头脑足够灵活、又有“前瞻性眼光”的他,还是在系里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

     能考上复大的,无一不是佼佼者,他们俩作为夫妻,在各自系里的成绩排名都很靠前,一时间,难免得到了不少关注。

     顶着压力、同意徐元外宿的方泽铭也在心里悄悄松了口气,毕竟,徐元的高考成绩也算靠前,要是因为外宿的事情分散了精力、导致成绩后退,他对系主任怕是不大好交代。

     第108章变化 这一届大学生是最特殊的一届,只有他们,是在春季入学的,因此,这学期结束,也就到了放暑假的时候。

     念及这是两人第一次离开老家秦省这么长时间,徐元和曾书瑶便打算回去一趟,也是为了安一安家里人的心。

     当然,沪市经济发达,商品种类繁多、质量上乘,所以,离开之前,总是得给家人带一些礼物的,开过班会之后,两人一道去了百货公司。

     事实上,百货公司外面已经有了零散摆摊着的个体户,只是,绝大多数人看上去还是在小打小闹地试水,对百货公司并未形成较大的冲击,这才没有遭到驱赶。

     徐元心中有数,从百货公司出来,再路过的时候,仅仅粗略地瞄了一眼各个摊位上的商品,便离开了。

     经过数个小时的奔波,他们夫妻总算回到了秦省,而后,在火车站出口处,坐上了人力三轮车,花了几块钱,顺利地回到了钢厂家属院。

     “诶哟,徐元回来了!这是放暑假了?啥时候再回沪市呢?” 筒子楼的邻居们看到徐元夫妻俩的身影,纷纷热情地打着招呼,原先老徐家的日子,在整栋楼过得都是数一数二的,现在,徐元成了大学生,这日子,还不得更上一层楼啊? 而且,这两口子考上的还是沪市的大学,见人多招呼几句,态度放热情点儿,往后要让人帮忙从沪市捎东西,也更好开口啊! 徐元在这栋楼里住了十多年,对邻居们早已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开口说话的大都是长辈,他当然不可能觉得自己考上大学就高人一等、不屑于跟邻居们打招呼了。

     一一回应着,夫妻俩挤到自家门口,正准备掏钥匙开门的时候,“吱呀”一声,门却是从里面打开了。

     看到孙子和孙媳妇回来了,于晚菊一张脸顿时笑开了花儿:“我听着动静,还以为是楼里有什么热闹事儿呢,快,快进来,坐了半天的火车,肯定累了吧!” 进了家门,徐元扫视一周,纳闷地问道:“奶,我爷呢?有事儿出去了?” “他呀,最近迷上了钓鱼,带着鱼竿,跟他那帮老伙计,一出去就是一整天,浪费了那么多时间,也没见着他钓上来几条鱼啊!” 于晚菊摆摆手道,提到老爷子最近新添的兴趣爱好,撇撇嘴,显然,老两口这几天应该是为这事儿拌过嘴了的。

     “算了,不说他了,你们俩在火车上吃了什么?饿不饿?我去给你们煮点儿挂面吧?” 于晚菊自个儿是没坐过火车,但是,没吃过猪肉,总见过猪跑吧,听人说,火车上的东西味道一般,价格还死贵死贵的。

     “不用,奶,我跟书瑶在火车上凑活着吃过了,也不饿,真要给我俩补一补的话,晚饭弄上几个菜,也就行了!” 徐元跟家里人从来没有客套过,他说不用,于晚菊也就止住了去找挂面的动作,至于徐元说晚上加菜的话,也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