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关灯
张家的小洋楼和霞飞路上的咖啡厅固然摩登高级,可那里的人也始终对她保持着傲慢与疏离。

     这间简陋的小院对一个打小在江湖里长大的姑娘来说,更加亲切。

    这里的人对她总是报以毫无保留的接纳和热爱。

     况且,这里有一座高高的水塔。

    宋绮年很喜欢爬去上面看城市的夜景。

     刘院长笑容满面,将一个盒子塞进宋绮年手里。

     “这不是快到元旦了吗?这是孩子们的一番心意,希望你笑纳。

    ” 那是一个百货公司里才有卖的针线盒。

    红漆的橡木盒子,里面装着精巧的缝纫七件套。

     “这可不便宜!”宋绮年惊讶,“他们哪里来的钱?” “孩子们卖报纸、给人跑腿。

    ”刘院长道,“我们几个大人也凑了点钱。

    不过一个针线盒,不算什么。

    当初要是没有你,我们这里早就散了,孩子们也都睡大街上了。

    ” 宋绮年将这针线盒紧紧抱在怀里:“我一定会好好珍惜的!” “我看你今天好像有些不开心?”刘院长打量宋绮年,“为了张家的事?我们也都很为张先生担心。

    ” 张俊生虽没来过济慈院,但也通过宋绮年的手给济慈院捐过几次钱。

    刘院长对他印象很好。

     “算是吧。

    ”宋绮年道,“但更主要的,是有些感叹。

    人想过上自已理想中的日子,还真不容易。

    ” 刘院长笑:“所以人们只好不断地调整期望,来适应不断变化的人生。

    到了最后,大家追求的不过是内心的清静,是不后悔。

    ” 不后悔…… 宋绮年浅笑,同刘院长道别,独自沿着小巷朝家走去。

     刘院长转身回了济慈院,没有注意到女郎远去的身影在路口一闪,霎时消失得无影无踪。

     贝当路的一处,茂密的树丛掩映着里面的一座公馆。

     傅公馆的主宅是一栋三层高的洋楼。

    红墙黑顶,高大方正,对称的窗户,典型的乔治亚风格的建筑。

     淡黄色的灯光自窗户里透出,在冬夜里显得十分温馨。

     屋内装饰也是英式的,富丽堂皇。

    一盏硕大如钟的水晶灯悬挂在中庭,璀璨生辉。

    地上铺着酒红色花纹的羊绒地毯,墙上悬挂着主人自各国搜罗而来的名家书画。

     其中一幅徐悲鸿的奔马图,硕大、醒目,装裱在玻璃画框里,是整面墙的视觉中心。

     如果有识货的客人到访,只看这一幅画,便能估计出主人家的品位和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