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5章 张家谢礼

关灯
撞见顺路来蹭个茅房的女刺客。

     要杀要剐,还是一剑刺死? 每每想到这儿,刘小胖顿时就安逸了。

     芒种后三天,小麦开始收割。

    这个时代,虽食五谷,主要作物还是小麦和水稻。

    北地光种小麦。

    今年风调雨顺,罕见大熟。

    这些年,风雨飘摇的大汉朝,内乱不断。

     延熹三年,泰山贼反。

    延熹五年,长沙蛮反,长沙、零陵农民反。

    延熹六年,桂阳农民反。

    汉延熹八年,朱盖、胡兰揭竿而反…… 虽然刘小胖骨子里更愿意用‘起义’这个褒义词,然而谁叫他是汉室宗亲呢? 小麦收割是跟老天爷抢时间。

    如不能及时收获,遇阴雨则损。

    若遭连阴雨,小麦就会在穗上发芽,损失更大。

    这个时候,收割多用镰刀,昼夜抢收。

    铁镰呈新月形,单刃有齿,基部夹装在木柄中。

    早晨麦秸潮湿,镰刀不易割断,效率低下。

    午后效率高,却又容易落粒。

     虽不能做到颗粒归仓,在老族长的主持下,连日来已抢收大半。

     这个时候,就能看出同族聚居的好处。

    互相帮衬,进度极快。

     比起忙的脚不沾地族人,刘小胖母子却很闲。

     家中良田,皆托于二叔代管。

     二叔也没打算还。

     “怎么,手痒?”见小胖子一大早就磨刀霍霍,吓得那只斗鸡都忘了打鸣,母亲不禁笑问。

     小胖子扬了扬手中的镰刀:“早晚的事。

    ” 说着,随手一掷,镰刀正中身旁树墩,入木三分。

     “虽非至亲,却也同族。

    你二叔……”母亲想错了。

     “阿母,我不是冲二叔。

    ”刘小胖笑道:“我是说,早晚要弄几亩田种种。

    ” “开荒?”母亲双眼一亮。

     这个时代,也对开荒很有感的吗。

     汉朝的赋税为编户制。

    朝廷把农民编入户籍,称为‘编户齐民’。

    实行按编户,征收租赋和征收徭役、兵役的制度。

     编户的税赋大约有四项:田租、算赋、口赋、徭役、兵役。

    四项之中,主要为“租”“赋”两项。

    租是土地征收的税额;赋以丁计,包括算赋、口赋。

    算赋是对成年人征收的人头税,口赋是专对儿童征收的人头税。

     汉朝吸取亡秦教训,轻徭薄赋。

    然田租轻,人头税重。

     轻徭薄赋,迅速恢复了生产,却加剧了土地兼并,引发了阶级矛盾和社会危机。

    少地或无地的齐民,为逃避难以负担的赋役,或举家托庇豪门,增强了地主豪强的势力;或沦为流民,成为动荡不安的主因。

    其结果就是造成大量编户齐民,从政府的户籍中消失,加剧了财政危机。

     从近年,不断有暴民揭竿而起,就可见一斑。

     卖官鬻爵,或许也是朝廷在税赋每况愈下入不敷出状况下,行的权宜之计。

     说什么积重难返,权宜之计,多是敷衍。

     然而想改变这一切,刘小胖还有心无力。

     面对举族上下,热火朝天的抢种抢收,刘小胖越来越深刻觉得,种田是修身、齐家,很关键的一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