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关灯
小
中
大
裴宥山腼腆地应下了。
徐奉娘热情地说要拿最好的饭菜来招待他们,裴宥山不好意思拒绝,又和徐奉留在徐家又吃了顿饭,第三天的傍晚,裴宥山才带着依依不舍地徐奉启程回去。
第7章(7)遭遇价格歧视 回镇上时,裴宥山找了个卖酥糖的小摊,打算带点酥糖回去。
摊子前没什么人,但裴宥山一时也找不到别的摊位,便让老板称了些。
报价的时候,听到老板口中的数字,裴宥山皱起了眉:“这么贵?” “你不是滦州人吧,我们这店开了几十年,一直是这价钱!”老板要把手上的袋子收回去,看裴宥山像看穷光蛋:“嫌贵别买!” 徐奉拽拽他的衣袖:“哥,我记得,这家一直是这个价格呢。
” 要是以前裴宥山为了争这口气估计就大手一挥买下了,不但买还要说他把摊上的糖全包了。
但现在风水轮流转了,他没钱了,而且这家的糖也太贵了,人不能为了面子连钱都不要,那就不是抠门的他了。
裴宥山收回手,从容道:“我的确嫌贵。
小奉,我们不买了。
” 说完,他就带着徐奉走了。
离开摊子几步远,他问:“还有别的摊子吗?” “好像没了。
”徐奉幽幽叹道,“哥,滦州卖酥糖的本就很少。
我去王府前,还没吃过糖呢。
” 裴宥山又问徐奉还有什么摊子,徐奉带着他转了一圈,裴宥山发现,他们这虽然地方不大,卖的东西却不便宜,无一例外的贵。
裴宥山逐渐琢磨过来,滦州靠近关外,资源匮乏,比之容城更加苦寒,人们对糖、点心的渴望也远超容城人。
但徐家村只是滦州一个贫困的小村子,从小生长在徐家村鲜少外出的徐奉,也没办法接触到镇上的点心铺、糖果铺。
裴宥山又想起徐奉爹面黄肌瘦的样子,徐奉娘单薄的身躯。
新约的马太福音中有一句话: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余。
没有的,连他有的也要夺过来。
这句话便诠释了经济学中的马太效应现象,指两极分化现象。
在带点酥糖回去让陈淮疆开心一下和保住自己的钱包中,裴宥山果断选择了后者。
谁会和钱过不去呢,他相信陈淮疆也会选择做一个节俭的世子的。
两人赶回穆王府,已经是第五天的早上了。
徐奉离家时没什么异样,甚至到了驿站,还能和车夫有说有笑地谈起家中事,上了马车,离开滦州却哭个不停,说自己想爹娘了。
“我爹病得那么惨,我娘也瘦了。
下次再回家还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徐奉白天哭,晚上裴宥山窝在马车上想睡一会,他趴在裴宥山身边哭,“我弟弟都不认得我,我每月寄信回去时都让爹娘在弟弟面前多说些我的好话,他还问娘我是谁!” “他还小,而且第一次见你。
”裴宥山被他吵得睡不着,索性强打精神安慰他,直到把徐奉哄好了,他们也到容城了。
回了容城,徐奉还是蔫嗒嗒的,裴宥山就让他回去补觉,自己先去找陈淮疆这个时间,陈淮疆应是回来吃早饭了。
没想到他走到院门口,发现侍卫一个个都警醒着,气氛很是奇怪。
他拉住守在门外的柏康问:“康大哥,怎么了?” “世子爷病了好多日了,静善姑姑在里面呢。
”柏康叹口气,眼神复杂,“小山你可算回来了,这两日你不在,世子爷病了我们都束手无策呢。
” 裴宥山心里那根弦咔嚓一下断了。
他怎么忘了陈淮疆发病时要他陪着呢!五天,也不知道陈淮疆是怎么过来的。
裴宥山冲进陈淮疆房间时,静善姑姑正坐在床边,给陈淮疆更换额头盖着的帕子。
见裴宥山冲进来,也只小声道:“安静些,世子刚睡着。
” “世子怎么样了?”裴宥山也坐在床边,看着陈淮疆发青的眼圈就难受。
不算重生到现代的日子,五岁到现在,他和陈淮疆一天都没分开过呢。
那时候陈淮疆才四岁多,病得哇哇哭,还是他去哄,陈淮疆才不哭的。
他怎么能把这么重要的事给忘了呢。
“你也别急了,世子已经好多了。
”静善姑姑瞅了儿子一眼,“你这几日干什么去了?” “陪徐奉回了滦州一趟。
”裴宥山说。
静善姑姑点点
徐奉娘热情地说要拿最好的饭菜来招待他们,裴宥山不好意思拒绝,又和徐奉留在徐家又吃了顿饭,第三天的傍晚,裴宥山才带着依依不舍地徐奉启程回去。
第7章(7)遭遇价格歧视 回镇上时,裴宥山找了个卖酥糖的小摊,打算带点酥糖回去。
摊子前没什么人,但裴宥山一时也找不到别的摊位,便让老板称了些。
报价的时候,听到老板口中的数字,裴宥山皱起了眉:“这么贵?” “你不是滦州人吧,我们这店开了几十年,一直是这价钱!”老板要把手上的袋子收回去,看裴宥山像看穷光蛋:“嫌贵别买!” 徐奉拽拽他的衣袖:“哥,我记得,这家一直是这个价格呢。
” 要是以前裴宥山为了争这口气估计就大手一挥买下了,不但买还要说他把摊上的糖全包了。
但现在风水轮流转了,他没钱了,而且这家的糖也太贵了,人不能为了面子连钱都不要,那就不是抠门的他了。
裴宥山收回手,从容道:“我的确嫌贵。
小奉,我们不买了。
” 说完,他就带着徐奉走了。
离开摊子几步远,他问:“还有别的摊子吗?” “好像没了。
”徐奉幽幽叹道,“哥,滦州卖酥糖的本就很少。
我去王府前,还没吃过糖呢。
” 裴宥山又问徐奉还有什么摊子,徐奉带着他转了一圈,裴宥山发现,他们这虽然地方不大,卖的东西却不便宜,无一例外的贵。
裴宥山逐渐琢磨过来,滦州靠近关外,资源匮乏,比之容城更加苦寒,人们对糖、点心的渴望也远超容城人。
但徐家村只是滦州一个贫困的小村子,从小生长在徐家村鲜少外出的徐奉,也没办法接触到镇上的点心铺、糖果铺。
裴宥山又想起徐奉爹面黄肌瘦的样子,徐奉娘单薄的身躯。
新约的马太福音中有一句话: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余。
没有的,连他有的也要夺过来。
这句话便诠释了经济学中的马太效应现象,指两极分化现象。
在带点酥糖回去让陈淮疆开心一下和保住自己的钱包中,裴宥山果断选择了后者。
谁会和钱过不去呢,他相信陈淮疆也会选择做一个节俭的世子的。
两人赶回穆王府,已经是第五天的早上了。
徐奉离家时没什么异样,甚至到了驿站,还能和车夫有说有笑地谈起家中事,上了马车,离开滦州却哭个不停,说自己想爹娘了。
“我爹病得那么惨,我娘也瘦了。
下次再回家还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徐奉白天哭,晚上裴宥山窝在马车上想睡一会,他趴在裴宥山身边哭,“我弟弟都不认得我,我每月寄信回去时都让爹娘在弟弟面前多说些我的好话,他还问娘我是谁!” “他还小,而且第一次见你。
”裴宥山被他吵得睡不着,索性强打精神安慰他,直到把徐奉哄好了,他们也到容城了。
回了容城,徐奉还是蔫嗒嗒的,裴宥山就让他回去补觉,自己先去找陈淮疆这个时间,陈淮疆应是回来吃早饭了。
没想到他走到院门口,发现侍卫一个个都警醒着,气氛很是奇怪。
他拉住守在门外的柏康问:“康大哥,怎么了?” “世子爷病了好多日了,静善姑姑在里面呢。
”柏康叹口气,眼神复杂,“小山你可算回来了,这两日你不在,世子爷病了我们都束手无策呢。
” 裴宥山心里那根弦咔嚓一下断了。
他怎么忘了陈淮疆发病时要他陪着呢!五天,也不知道陈淮疆是怎么过来的。
裴宥山冲进陈淮疆房间时,静善姑姑正坐在床边,给陈淮疆更换额头盖着的帕子。
见裴宥山冲进来,也只小声道:“安静些,世子刚睡着。
” “世子怎么样了?”裴宥山也坐在床边,看着陈淮疆发青的眼圈就难受。
不算重生到现代的日子,五岁到现在,他和陈淮疆一天都没分开过呢。
那时候陈淮疆才四岁多,病得哇哇哭,还是他去哄,陈淮疆才不哭的。
他怎么能把这么重要的事给忘了呢。
“你也别急了,世子已经好多了。
”静善姑姑瞅了儿子一眼,“你这几日干什么去了?” “陪徐奉回了滦州一趟。
”裴宥山说。
静善姑姑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