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关灯
小
中
大
了再做,估摸好了再说。
在官场人际关系上,他算得上是个外圆内方式的人物,在省委的三个副秘书长当中,林晓山是最有力度的。
虽说已经年即将退休,但是,做起事来依然老道。
有几次,程一路到省委,其它的一些同志在谈到林晓山副秘书长时,都报之一笑,说晓山秘书长是抓住最后的时机,展示权杖的力量。
这话,乍一听不好不坏。
细一想,却有问题。
一个人被别人说成喜欢权力,在中国不是太大的好事。
这不,这权杖把林晓山最终带入了“双规”。
是经济问题吗?还是其它? 程一路中午没在会上吃饭了,直接回到市委,在小食堂随便吃了点,便让叶开送他回家。
应该说,林晓山的双规,对程一路来说,是个绝对不曾想到的坏消息。
当年,身为副省长的张敏钊在程一路眼皮底下被中纪委的人带走,程一路也并没有感到意外。
因为在之前,他已经约略地感到张敏钊要出事了。
可是林晓山?在之前可是一点动静也没有的。
风起于青苹之末,可这风,一点迹象也不曾有啊。
烧了水,泡了茶,程一路一个人坐着,脑子里却一片空白。
他打电话给同在省委办公厅任副秘书长的辛民。
辛民接电话时,好像有点疲惫。
程一路说:“我是南州的程一路啊。
辛秘书长好。
” “啊,一路书记啊,你好啊!怎么想起我了?”辛民客套着。
“不是一直都想着辛秘书长嘛,哈哈。
听说晓山同志……”程一路停了。
“啊,晓山哪,是出了点事啊。
消息可真够快的。
上午省纪委正式双规了。
可惜啊!”辛民叹了口气。
程一路问:“是……目前还不清楚吧?” “应该是经济问题。
数额较大。
是省国土资源厅的案子牵扯出来的。
”辛民说:“这事我们也很意外。
卫东书记对这事十分关注,据说卫东书记发了火,表态说不管是谁,只要有问题,只要违纪违法,一查到底。
这不……唉!” “晓山同志平时可是……”程一路道:“怎么就……人哪!” “一路啊,看你,自作孽,不可恕啊。
就这事吧,我来人了,再说。
”辛民似乎很急,电话断了。
果真是经济问题。
省国土厅的案件,程一路早就知道。
厅长和两个副厅长都涉及到了,底下还涉及到好几个处长。
可是,这案子向上延伸,怎么就伸到了林晓山那里。
林晓山是联系这一块的副秘书长,最大的可能就是,他利用手中的权力,和厅里的人一道,获得了经济上的收益。
叶开有一次就曾告诉程一路一个段子: 说学校给孩子排座位,结果不是按个子大小来排,而是参差不齐。
有些家长就觉得奇怪了,问老师为什么要这么排?老师说:这叫与时俱进。
家长问怎么进了?老师拿出一个本子,上面记着从第一排到最后一排学生的名单。
结果家长们全明白了,因为第一排坐的是镇长的儿子,第二排坐的是副镇长的儿子,最后一排坐的是镇里食堂里烧火师傅的儿子…… 段子虽然是胡编的,可是看得出来在中国这个官本位的社会里,权力是何等的重要,它所得到的利益,往往是非权力无法企及的。
比如林晓山,他是省委副秘书长中最强硬的一个,据说他有时说话,比一般副省长管用。
权力无限放大了,就出神了。
一出神,结果往往是毁灭。
林晓山应该是五十九了吧?五十九岁现象真的在他身上灵验了。
唉!程一路叹口气,看看时间还早,就准备稍稍休息一会。
不想,门铃响了。
这大中午,是谁呢?门铃和电话对于一个领导来说,可能是最有意思的两样物品。
门铃响了,百分之八十,是有人来找你了。
而电话响了,百分之八十,是有人向你汇报情况了。
程一路一直不喜欢门铃响。
但是,门铃也不能拆了。
领导干部家的门铃,装上了又拆除,这里面一定在文章,少不得让人猜测。
如其猜测,还不如就保留着。
当然,有些领导干部是等着门铃响的。
去年,南州市直的一个副局长因为经济问题被处理了,在给组织上交待时,就提到门铃。
这副局长说他在家时,最希望听到的就是门铃声。
门
在官场人际关系上,他算得上是个外圆内方式的人物,在省委的三个副秘书长当中,林晓山是最有力度的。
虽说已经年即将退休,但是,做起事来依然老道。
有几次,程一路到省委,其它的一些同志在谈到林晓山副秘书长时,都报之一笑,说晓山秘书长是抓住最后的时机,展示权杖的力量。
这话,乍一听不好不坏。
细一想,却有问题。
一个人被别人说成喜欢权力,在中国不是太大的好事。
这不,这权杖把林晓山最终带入了“双规”。
是经济问题吗?还是其它? 程一路中午没在会上吃饭了,直接回到市委,在小食堂随便吃了点,便让叶开送他回家。
应该说,林晓山的双规,对程一路来说,是个绝对不曾想到的坏消息。
当年,身为副省长的张敏钊在程一路眼皮底下被中纪委的人带走,程一路也并没有感到意外。
因为在之前,他已经约略地感到张敏钊要出事了。
可是林晓山?在之前可是一点动静也没有的。
风起于青苹之末,可这风,一点迹象也不曾有啊。
烧了水,泡了茶,程一路一个人坐着,脑子里却一片空白。
他打电话给同在省委办公厅任副秘书长的辛民。
辛民接电话时,好像有点疲惫。
程一路说:“我是南州的程一路啊。
辛秘书长好。
” “啊,一路书记啊,你好啊!怎么想起我了?”辛民客套着。
“不是一直都想着辛秘书长嘛,哈哈。
听说晓山同志……”程一路停了。
“啊,晓山哪,是出了点事啊。
消息可真够快的。
上午省纪委正式双规了。
可惜啊!”辛民叹了口气。
程一路问:“是……目前还不清楚吧?” “应该是经济问题。
数额较大。
是省国土资源厅的案子牵扯出来的。
”辛民说:“这事我们也很意外。
卫东书记对这事十分关注,据说卫东书记发了火,表态说不管是谁,只要有问题,只要违纪违法,一查到底。
这不……唉!” “晓山同志平时可是……”程一路道:“怎么就……人哪!” “一路啊,看你,自作孽,不可恕啊。
就这事吧,我来人了,再说。
”辛民似乎很急,电话断了。
果真是经济问题。
省国土厅的案件,程一路早就知道。
厅长和两个副厅长都涉及到了,底下还涉及到好几个处长。
可是,这案子向上延伸,怎么就伸到了林晓山那里。
林晓山是联系这一块的副秘书长,最大的可能就是,他利用手中的权力,和厅里的人一道,获得了经济上的收益。
叶开有一次就曾告诉程一路一个段子: 说学校给孩子排座位,结果不是按个子大小来排,而是参差不齐。
有些家长就觉得奇怪了,问老师为什么要这么排?老师说:这叫与时俱进。
家长问怎么进了?老师拿出一个本子,上面记着从第一排到最后一排学生的名单。
结果家长们全明白了,因为第一排坐的是镇长的儿子,第二排坐的是副镇长的儿子,最后一排坐的是镇里食堂里烧火师傅的儿子…… 段子虽然是胡编的,可是看得出来在中国这个官本位的社会里,权力是何等的重要,它所得到的利益,往往是非权力无法企及的。
比如林晓山,他是省委副秘书长中最强硬的一个,据说他有时说话,比一般副省长管用。
权力无限放大了,就出神了。
一出神,结果往往是毁灭。
林晓山应该是五十九了吧?五十九岁现象真的在他身上灵验了。
唉!程一路叹口气,看看时间还早,就准备稍稍休息一会。
不想,门铃响了。
这大中午,是谁呢?门铃和电话对于一个领导来说,可能是最有意思的两样物品。
门铃响了,百分之八十,是有人来找你了。
而电话响了,百分之八十,是有人向你汇报情况了。
程一路一直不喜欢门铃响。
但是,门铃也不能拆了。
领导干部家的门铃,装上了又拆除,这里面一定在文章,少不得让人猜测。
如其猜测,还不如就保留着。
当然,有些领导干部是等着门铃响的。
去年,南州市直的一个副局长因为经济问题被处理了,在给组织上交待时,就提到门铃。
这副局长说他在家时,最希望听到的就是门铃声。
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