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关灯
小
中
大
书记的侄子;老街拆迁时,他又得罪了省里某领导的亲戚。
投资是一柄双刃剑,大工程更是。
剑使得好,你为自己立了一块人好名声的碑;剑使得不得,稍有偏锋,你就是为自己政治生涯立了一块终结的墓碑。
突然而去的赵守春市长,为自己立的到底是一块什么样的碑呢? 站在窗前,程一路感到一种沉重。
城市不比乡村,在乡村上,到了春天,万物萌发,到处是一种新生的喜悦。
而城市里,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房子还是房子,依然冰冷的;街道还是街道,依然嘈杂的;天天见到的,还是那些人,天天处理的,也还是那些事;日子也就一天天、一年年地过去了。
这让程一路想起有一次他和北京的几个战友喝酒。
大家谈到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最能实现自我价值的人生。
程一路说对于他,有两段人生最有价值:一段是在部队,一段是在刚转业回来的头两年。
那时,无论如何,做了些自己愿意做的事,说了些自己想说的话。
人生因此充实而富有成就。
其余的时光,特别是这些年,虽然也做了些事,也说了些话,可是真正有意义的并不多。
官场上的事和话,如果采用挤压的方式,认真而严肃地压一压,可能剩下的就只有三分之一或者十分之一的。
泡沫太多,水份太多,这样的人生,怎么会有强烈的成就意识呢? 毕天成秘书长推门进来,看着程一路副书记的样子,笑道:“程书记正在深思呢?” “哪里。
只不过稍稍真空了一下。
”‘真空’是指头脑空白的意思。
“书记哪能真空?要是程书记都真空,下一步我们南州的市政府工作不也就真空了?”毕天成说着,望着程一路。
程一路虽然听出了他的话中有话,却一笑,“心理学上说,人要有真空期。
这也是一种排空期。
除旧布新,推陈出新嘛。
” “这是有道理。
也是一种新的工作法啊!”毕天成将手中的一份明传递过来,“程书记您先看看,然后我再给齐鸣书记看。
” 程一路一看,是省委考察组确定到南州进行人事考察的通知。
带队的是省委组织部的常务副部长邹学农。
他把明传又还给毕天成,说:“请齐鸣书记定吧。
再给组织部海峰部长阅。
” 毕天成说了声好,转身要走,又退了回来,“程书记啊,我上次跟您汇报的那事……” 程一路想起来了,上次毕天成曾说过,他老家有个侄子,现在是仁义的一个乡镇的书记,想再往上挪一点。
这事程一路心里一直记着,只是觉得机会还不太好。
另外,对这个人,他也还没了解。
“啊,我记得。
你也跟齐鸣同志汇报下吧。
”程一路道。
“那就谢谢一路书记了。
”毕天成出去后,程一路想,本来依毕天成市委常委、秘书长的身份,解决这个问题并不难。
但是,毕天成有毕天成的想法,一来他到南州时间不长;二来,这事先走一下分管书记,也符合程序。
毕天成是个办事光滑的人,这从他当秘书长这么长时间看来,他是很有内涵的,也是很会把握分寸的。
秘书长不好当,从秘书长过来的程一路副书记,自然知道。
因此,潜意识里,他总是倾向和理解秘书长的。
省委的考察,每年一次。
但这次与往年不同,马上就要开始省人大、政府、政协换届了。
这次考察,暗地里,其实是对一些领导干部的重点考察,带有很强的目的性。
南州本来可能涉及到的是齐鸣、赵守春,当然也可能涉及到程一路和王进。
现在,赵守春突然走了,齐鸣的命运关键是看省里领导。
接下来,最与考察相关的人员,就是程一路和王进。
如果齐鸣真的如愿,能到省里,南州的书记应该是外调;而市长不出意外的话,则应是从南州本身产生。
一个地级市,不可能同时从外面调进来书记和市长的,这不利于工作,也不利于当地干部的培养
投资是一柄双刃剑,大工程更是。
剑使得好,你为自己立了一块人好名声的碑;剑使得不得,稍有偏锋,你就是为自己政治生涯立了一块终结的墓碑。
突然而去的赵守春市长,为自己立的到底是一块什么样的碑呢? 站在窗前,程一路感到一种沉重。
城市不比乡村,在乡村上,到了春天,万物萌发,到处是一种新生的喜悦。
而城市里,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房子还是房子,依然冰冷的;街道还是街道,依然嘈杂的;天天见到的,还是那些人,天天处理的,也还是那些事;日子也就一天天、一年年地过去了。
这让程一路想起有一次他和北京的几个战友喝酒。
大家谈到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最能实现自我价值的人生。
程一路说对于他,有两段人生最有价值:一段是在部队,一段是在刚转业回来的头两年。
那时,无论如何,做了些自己愿意做的事,说了些自己想说的话。
人生因此充实而富有成就。
其余的时光,特别是这些年,虽然也做了些事,也说了些话,可是真正有意义的并不多。
官场上的事和话,如果采用挤压的方式,认真而严肃地压一压,可能剩下的就只有三分之一或者十分之一的。
泡沫太多,水份太多,这样的人生,怎么会有强烈的成就意识呢? 毕天成秘书长推门进来,看着程一路副书记的样子,笑道:“程书记正在深思呢?” “哪里。
只不过稍稍真空了一下。
”‘真空’是指头脑空白的意思。
“书记哪能真空?要是程书记都真空,下一步我们南州的市政府工作不也就真空了?”毕天成说着,望着程一路。
程一路虽然听出了他的话中有话,却一笑,“心理学上说,人要有真空期。
这也是一种排空期。
除旧布新,推陈出新嘛。
” “这是有道理。
也是一种新的工作法啊!”毕天成将手中的一份明传递过来,“程书记您先看看,然后我再给齐鸣书记看。
” 程一路一看,是省委考察组确定到南州进行人事考察的通知。
带队的是省委组织部的常务副部长邹学农。
他把明传又还给毕天成,说:“请齐鸣书记定吧。
再给组织部海峰部长阅。
” 毕天成说了声好,转身要走,又退了回来,“程书记啊,我上次跟您汇报的那事……” 程一路想起来了,上次毕天成曾说过,他老家有个侄子,现在是仁义的一个乡镇的书记,想再往上挪一点。
这事程一路心里一直记着,只是觉得机会还不太好。
另外,对这个人,他也还没了解。
“啊,我记得。
你也跟齐鸣同志汇报下吧。
”程一路道。
“那就谢谢一路书记了。
”毕天成出去后,程一路想,本来依毕天成市委常委、秘书长的身份,解决这个问题并不难。
但是,毕天成有毕天成的想法,一来他到南州时间不长;二来,这事先走一下分管书记,也符合程序。
毕天成是个办事光滑的人,这从他当秘书长这么长时间看来,他是很有内涵的,也是很会把握分寸的。
秘书长不好当,从秘书长过来的程一路副书记,自然知道。
因此,潜意识里,他总是倾向和理解秘书长的。
省委的考察,每年一次。
但这次与往年不同,马上就要开始省人大、政府、政协换届了。
这次考察,暗地里,其实是对一些领导干部的重点考察,带有很强的目的性。
南州本来可能涉及到的是齐鸣、赵守春,当然也可能涉及到程一路和王进。
现在,赵守春突然走了,齐鸣的命运关键是看省里领导。
接下来,最与考察相关的人员,就是程一路和王进。
如果齐鸣真的如愿,能到省里,南州的书记应该是外调;而市长不出意外的话,则应是从南州本身产生。
一个地级市,不可能同时从外面调进来书记和市长的,这不利于工作,也不利于当地干部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