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关灯
党校地处市郊的山区,刘卓照干脆连家也搬到那里了。

    这两年来,程一路只是在每次党校开班前,去作报告时才能见着他。

    用刘卓照自己的话说就是:想通了,这里也是桃花园哪! 这会儿,刘卓照突然打电话来,一定是有事了吧? 电话一接通,刘卓照就道:"一路啊,晚上过来,到我这桃花园来喝两杯。

    怎么样?啊!" "到你那去?有什么好事?这么兴奋。

    "程一路有些惊诧。

     "当然有好事。

    你来了就知道了。

    "刘卓照说得很神秘,程一路便问到底什么好事啊,刘卓照说:"这个保密,你一定要来。

    不然,可别怪我……" 程一路哈哈一笑,"好,我就冲着你的保密过去。

    六点,准时到。

    " "这就对了,团长嘛!等着你。

    "刘卓照挂了。

     程一路坐下来,心情却不太平静。

    刘卓照喊他一声团长,让他心里的五味瓶子,又开始翻腾了。

    当年一同参军的战友们,有的已经走了,像冯军,吴兰兰;有的这些年一直杳无音信。

    他当市委秘书长时,还参加过几次在南州的战友的聚会。

    当了副书记后,事头也多了,更重要的是原来一直乐于组织聚会的冯军不在了,刘卓照又躲在他的桃花园里,聚会的机会就没有了。

    有时半夜醒来,他真的有梦回军营的感慨。

    是啊,人生最美好的二十年都放在军营里了。

    那是烙印,一辈子最深刻地烙在心上。

     想到这,程一路站起来,走到窗前。

    香樟树在风中缓慢而沉静,如同多少年的的岁月,缓慢而沉静的流逝着…… 齐鸣书记打电话来,说他有事回省城了,请一路书记晚上参加一下政协的联谊活动。

    程一路停顿了下,齐鸣知道他大概是另有安排了,就道:"也好,我请宜学同志参加吧。

    " 张宜学是宣传部长,在之前,他是南州市政府的秘书长。

    从前年开始,按照中央要求,市县两级实行常委负责制,只设立一个专职副书记。

    这样,副书记的权力进一步加强了,常委们说是分工负责制,但是,还得经过副书记这一关。

    副书记少了,这唯一的专职副书记就更加突出。

    张宜学分管宣传,但这个人在政府当了多年的秘书长,似乎被秘书长工作的方式和套路套住了,当了常委宣传部长后,做事还是喜欢看脸色,在大主意上缺少主见。

    这一点,和同样是出身于政府秘书长的程一路相比,区别太大了。

    可见,一个人的为官风格,不在职位,而在自身。

     "那好,就请宜学同志参加。

    我晚上如果行,尽量过去一下。

    "程一路说了句圆滑话。

     齐鸣说:"行!" 齐鸣最近在省城呆得比较多,临近换届,省城看起来风平浪静,其实内在里早已是波涛汹涌。

    一些有望进入换届班子的,还有这些人身后的一大批人,都在抓紧着最后的时机,做他们该做的工作。

    其实,也不是什么该做的,只不过是规则罢了。

    既是规则,就像学生的功课,谁漏掉了没做,谁可能就最先出局。

    当然,这只是大家的想法。

    真正到了省委,任人唯贤是唯一的宗旨。

    可是,这么多年了,习惯了。

    笼子中生活的鸟儿,你让它不叫唤就得到食物,它是不太相信,也不太快乐的。

     省委林晓山副秘书长昨天还打电话来,问齐鸣书记这次怎么样?齐鸣是接林晓山,到南州挂职任副书记的,因此两个人跟南州的关系都是千丝万缕的。

    程一路笑笑,含糊地问:"你省委领导都不知道,我怎么会知道?作为南州干部,我们希望齐鸣同志能有更多的机会。

    这样对南州发展总是有利的嘛!" "哈哈,跟我客套上了。

    一路啊,我不是关心齐鸣,是关心你啊!"林晓山口气中透着些真诚。

     这一点,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