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关灯
刚上班,程一路就收到简韵的一条短信:雨声有大,心情很烦,愿我的短信能给你一丝清凉。

    短信下面还画了一张调皮的笑脸。

     程一路有点感动,这些年来,他收到过太多的短信,也有各式各样的祝福。

    但像简韵这样清清纯纯的祝福,真的仿佛一丝清凉,让这烦躁的心,有了片刻的宁静。

    他想,人与人之间一定有一些内在的相通的东西,它存在,但不为我们所知。

    就像简韵,程一路第一眼看见就感到亲切。

    而简韵,也显然一直关注着程一路。

    只是这种亲切和关注都是默默的,都是没有丝毫功利色彩的。

    而这,恰恰是在官场行走多年的程一路,所久违和期望的。

     站在窗前,雨中的香樟更绿了。

    程一路回了四个字:愿你快乐! 马洪涛叩了门进来,告诉程一路南日的二期工程正式开工了,任怀航书记请程一路去参加开工典礼。

    程一路问:“不是已经开工了吗?” “是啊,可是蒋和川又要搞一次,说是正式的。

    跟他们合作的香港和北京的客商都来了。

    ”马洪涛说着,望了望程一路,“这个老蒋,也不看看什么时候了。

    ” “什么时候了?乱说什么?”程一路问道。

     马洪涛知道自己说漏了嘴,立即道:“我也是瞎说, 秘书长,就这样了。

    ”然后匆匆出去了。

     程一路看着,却笑不出来。

    马洪涛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

    现在,南州官场大概都已经在传着任怀航要调走的消息。

    加上最近发生的一系列事件,确实“不是时候”。

    在这不是时候的时候,搞南日的二期工程开工典礼,又显得格外突出。

    就像一片乱糟糟的地上,突然地长出一棵树来,不让人注意也不行了。

     吴兰兰前些天说要来南州,一定就是为南日的二期工程而来。

    那么,按时间,吴兰兰今天晚上可能就要到。

    在程一路的心目中,他所喜爱的吴兰兰一直停在下年前。

    而现在这个吴兰兰,只是他的战友吴兰兰,只是老首长的女儿吴兰兰了。

     桌上放着政研室才搞出来的南州市党建情况汇报,还有组织部刚刚下发的关于马怀民同志任职的通知。

    仁义县县长暂时缺着,听任怀航一解释,程一路后来彻底想通了他同意马怀民任职的原因。

    一是为着冯军着想,上面正在查他的矿山开采,马怀民本来对这个事情就有不同的看法,这时候让他离开,而且是很体面地离开,他不可能再有什么话说。

    更深层次的意义,任怀航没有说,但程一路想到了。

    在离开南州之前,任怀航希望南州是一个平静的南州,是一个和谐的南州,是一个繁荣的南州。

    他不想因为和王一达的矛盾,影响到他的离开。

    无论将来到什么地方,无论组织上怎么安排,他是肯定要走了。

    在走之前,送一束橄榄枝给王一达,对他来说,既显得君子风度,又没有丝毫损失。

    这种不花本钱的官场手段,被任怀航运用得滴水不漏。

     程一路不由得不佩服了。

     王浩副书记打电话过来,让程一路上去。

    程一路放下手中的文件,到了王浩办公室。

     王浩说:“坐,坐啊,一路同志。

    ” 程一路说:“刚才在办公室坐了一上午了,正好站会儿。

    王书记有事吗?” “是有点事,先给你说一下。

    ”王浩看着程一路,说道:“是关于仁义的事。

    调查已经结束了。

    可以肯定的是仁义的一些做法是不对的,我们已责成他们改正。

    有些同志反映冯军同志的问题,我去看了,都是没有原则的说法,没有根据嘛。

    冯军自己也说了,不就是喝了点酒,抽了点烟嘛。

    小题大作,这种风气不好啊!” 程一路听着,心想王浩以前对冯军也是很有看法的,听这口气,好像变了。

     王浩笑着,继续道:“我不是袒护冯军同志,在仁义那么艰苦的地方,不容易啊!我这次去主要要求他立即收回矿山的开采权,在安全管理的前提下,采用市场化运作,当地人优先。

    同时,妥善处理好外来矿主的遗留问题。

    冯军同志可能还对我有看法,这不好。

    但我也理解。

    你和他关系不错,是不是请你做做他的工作,早点解决问题。

    ” “这个当然可以”,程一路答道。

     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