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关灯
秋浩月来南州了。

     秋浩月是省委常委、组织部长。

    组织部长很少下来,秋浩月上一次来南州,好像快两年了。

    那时,程一路刚刚到市委这边来任职。

     任怀航书记高度重视秋部长的到来,专门召开会议,明确接待工作由程一路 秘书长直接负责。

    秋部长此行,虽说名义上是调查南州的基层组织建设,但大家都知道,这跟上一次到南州的考察不成功有关,也跟南州干部下一步的走向有关。

     在秋浩月来之前,程一路陪同常振兴副书记到秋部长要调研的点上去看了看。

    点选在桐山县的青树村。

    这是一个老典型,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就是全国学大寨的一面旗帜。

    同时也是历届市委书记的联系点。

    这里基础好,关键是干部素质高,政治敏感性强。

    老百姓也是很有觉悟,不会像一些地方一样出现不应该出现的失控局面。

    这是最关键的,也是常振兴和程一路最为关注的。

     好在村里的干部一点都不慌,这个村这些年来不知接待过多少来调研的各级干部。

    村里的主要工作就是接待。

    经济发展,因为是市委书记的点,要项目有项目,要资金有资金,看起来也红红火火,一派繁荣。

    村支书鲁小宝拍着胸脯保证:一定完成市委交待的任务。

    桐山县委书记方良华也一再说:请市委放心,一定会让秋部长满意的。

     常振兴说:“当然要满意,不仅要满意,还要有新意。

    ” 方良华就问:“新意?对啊,是要有新意,就是亮点。

    小鲁啊,你看……” 小鲁是原来村支书老鲁的儿子,他几乎继承了父亲的全部特点。

    他挠了挠头发,说:“我们的新意就是在村委会的领导下,坚决开展党员联系制。

    一个党员一个贫困户,一个党小组帮扶一个后进分子,真正让党的基层组织深入到千家万户。

    ” “这很好。

    ”常振兴肯定道。

     程一路又就调研路线和中餐安排,作了布置。

    他特别强调:省领导来的时候,绝对不能出现沿途乞讨者,更不能出现上访者。

     秋浩月部长来后,没有像往常一样听取南州市委的汇报,而是直接到基层调研。

    任怀航和王士达一直陪着,同来的乔小阳副部长也一同到了点上。

    应该说,青树村确实很有看头,耐看,好看。

    一进村,两边的墙壁上大多写着关于基层组织建设方面的标语,也有关于计划生育的,关于普九教育的,关于绿化造林的,一幅幅标语,形成了一条长一公里左右的标语墙。

    秋浩月部长特意地下了车,沿着这标语墙细细地看过来。

    程一路在后面观察了一下,看到秋部长的脸色比刚到南州时开朗多了,也逐渐高兴了一些。

    方良华正一条条地读着标语,有时秋浩月也笑一下,停下来说这条很好,很生动。

    又问是不是村支委自己创作的,小鲁支书马上回答说大部分都是党员们自己想出来的。

    秋浩月对任怀航道:“怀航同志,看看我们的党员们创作的标语多么生动,多么通俗易懂,把党的政策宣传得很到位。

    我看这个应该推广,应该作为基层组织建设中的一个亮点和经验,好好总结。

    ” 任怀航马上接道:“是个不错的想法,回头我们一定好好总结。

    ” 秋浩月部长年龄比任怀航要小,她是从中组部直接下来的,所以她在省里说话很有分量。

    她长得不算太漂亮,但是经得起看。

    更重要的是,她身上还散发着一种女人的气息。

    这在高层女领导中是很少见的。

    但是,就程一路所知,这是一个外表看起来柔弱、办事却十分泼辣的女部长。

    据说在省里,一些省级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