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关灯
天气一天比一天暖和了。

    南州郊外,油菜花开得金黄可人,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长江岸边的春天,真正地来临了。

     程一路依然一天到晚地忙碌着。

    政研室的调研提纲出来后,任怀航书记十分满意。

    看得出来,任书记希望这篇有分量的文章能够给省委一个信号:南州的领导干部,特别是任怀航书记,是善于研究问题,勇于开拓的。

    在这个大动荡大变化的时代,开拓者往往会收到一些不同的意见和不同的评价。

    程一路自然看出了任怀航的心思,跟了他两年,曾经不止一次地揣磨过任怀航的为人和处事。

    一个市委 秘书长,主要的工作就是对市委负责,也就是对市委主要领导负责。

     快临近中午时,程一路正准备到金大地去。

    这时他接到了张敏钊书记的电话。

     一般情况下,张敏钊是不会亲自打电话给程一路的。

    虽然他是张晓玉的叔叔,程一路就是他的侄女婿,但对于他们来说,更多的是上下级关系。

    程一路经人介绍认识张晓玉时,吴兰兰刚刚与高岩走到了一起。

    当时程一路过年回家探亲,心情很不好。

    一个他父亲的老熟人就把张晓玉介绍过来了。

    张晓玉沉默而本分,很快就让程一路受伤的心得以安慰。

    一个月假期结束,他们的关系就定下来了。

    回到部队,程一路立即向大家宣布了这一消息,这里面多少有些是做给吴兰兰看的。

    他把张晓玉的照片带给战友们看,战友们都说营长的对象比吴兰兰还漂亮。

    那时,程一路并没有想到张晓玉跟了他,接着后来还有张敏钊这层关系。

    张敏钊当时是副书记,在南州发展势头正顺。

    张晓玉带着程一路去拜访过一次。

    张敏钊称赞了程一路年轻有为。

    后来,程一路转业时,张敏钊就把他先安排到了文化局,作了一个过渡。

    第二年,就把他调到政研室当了副主任,说在身边,发展更快些。

    张敏钊为人深沉,很少说话。

    没有多少人能真正知道张敏钊平时在想什么。

    但是,他一旦对某件事拿定主意,就不可能有人能改变。

    后来张敏钊当了市长,再当书记,被人称为“铁腕市长”、“铁腕书记”。

    他主持了南州一系列改革,并且实施了几项大的工程,包括道路畅通工程,城市规划工程等。

    这一系列工程虽然争议很多,但基本上得到了省委和更高层次的认可。

    所以四年前,离开南州到省里上任时,他是意气奋发、甚至有点踌躇满志。

     张敏钊到省里后,前两年事实上还在不断地干预着南州的政局。

    任怀航也是个精明人,他知道张敏钊在南州的根基。

    他刚从省里下来,南州对于他是一片空白。

    张敏钊又是省里领导,依靠张敏钊,这张牌不会打错。

    事实证明,任怀航这个策略十分管用。

    到了后来,张敏钊不再过问南州的事了,而且对任怀航也十分的信任。

    这种信任,又促成了任怀航与程一路的关系。

    即使程一路从来不在人前说到与张敏钊书记的关系,但大家心知肚明。

    有时,程一路认为自己能很快从市政府 秘书长到市委来任常委、 秘书长,不仅仅是齐鸣在里边说了话,可能更多的是与任怀航看重了他与张敏钊的关系有关。

    但是,程一路不想往这深里想。

    如果真的这一想,人就容易忘记自我,变得不知天高地厚了。

     张敏钊在电话里交待程一路,他晚上要到南州来。

    不住湖海山庄。

    请程一路安排一个稍微偏一点的宾馆。

    同时,他想请程一路帮他找几个人,包括建设局的局长李仁,国土局局长孙前进,公安局长周守一。

    让这些人晚上到宾馆去,他要见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