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关灯
回到主席台,程一路装作没事一样继续坐着。

    任怀航的报告完了,全场鼓掌,犹如潮水。

     在车子里,程一路才把刚才老百姓上访的事,给任怀航书记汇报了。

    任怀航皱了皱眉,问:“机械厂的改制不是士达同志亲自抓的吗?” 程一路说是。

    任怀航就不做声了。

    他摸着头,仿佛头上长了什么似的,好久才说:“怎么搞的?都上访到会场上来了。

    像什么话?” 程一路只听着,对于任怀航的这种问话,最好的办法就是听而不答。

    好在他本身问的时候也就不指望你回答。

    任怀航接着说:“一路同志你处理得很好,要不然就成了政治事件。

    士达同志工作做得不扎实啊,不扎实!” 程一路依然不说话。

    只是哼哼地应着。

     按照效能建设的要求,中午禁酒。

    因此中餐也就只安排了吃饭的菜,虽然是下饭菜,但标准不低。

    市委办预算的标准是每人三十元。

    中午却只到了三分之一的人。

    程一路知道:一些人出去找地方喝酒了,特别是那些乡村干部,没有酒,再好的菜也不上味。

    还有一些人,可能正好抽这个时间,去走走亲戚,毕竟还是正月。

    人少好,开支就更少,节余就多,下半年市委办的福利也好些。

     程一路陪着任怀航吃了饭,王士达没有参加,省建设厅来了几个人,他要去陪一下。

    任怀航的精神很好,席间还讲了好几个小笑话。

    虽然并不十分搞笑,但大家的笑声却是热烈的,也是由衷的。

    吃完饭,任怀航便回湖海山庄休息了。

    程一路没有回去,他径直到市委。

    张晓玉打电话过来,告诉他老家的一个亲戚来了。

    程一路问是谁,张晓玉说是你的一个侄儿,我也不认识,不行你回来一下吧? “不回去了,你让他到这儿来找我。

    ”程一路说。

    中午叶开也回去休息了,何况在家,也打扰张晓玉休息。

     程一路的老家在湖西县,就是现在钱昊管的那个县。

    湖西是个革命老区,战争年代这里曾经为革命奉献了十万英雄儿女,其中有七万牺牲在战场上。

    建国后,这里一共出了一百一十个将军,是个有名的将军县。

    程一路的父亲当年也参加了革命,不过他后来转到了地方上,因为他有文化,读过私塾,当时地方上奇缺人才。

    程一路的父亲到地方后,当过区长,当过副县长,再后来,就走下坡路,一直到平反。

    平反时,他已经到了离休年龄,就退下来了。

    早在五十年代,因为程一路的母亲是南州人,父亲就把家安在了南州,自己两头跑。

    老家湖西,对于程一路只是一个概念,只是在填写祖籍一栏时所要填写的一个名称。

     父亲在世时,每年至少要回一趟湖西,程一路在家时就陪着他。

    他是家中最小的儿子,也是父亲最宠的儿子。

    在部队时,父亲每个月都要给他写一封信,回地方后,父亲给他八个字“诚实做人,老实做官”。

    虽然都是“实”,但意义不同。

    做人关键是信用,是名节;做官关键是老实,不能耍小聪明。

    父亲去世后,遵照他的遗愿,葬在湖西老家的祖坟山上。

    这样,程一路每年也必得去上一两次,清明和冬至。

    母亲早在父亲去世之前就走了。

    老家湖西的本家却并不因为老人家的去世而断了来往,特别是程一路当了市委领导后,来得更多些了。

    有的是为这样那样的小事,有的只是来看看,带上一点土特产,吃餐饭就走。

    有时甚至连饭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