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关灯
不想到了公示的最后一天,竟然又有关于李东达的信件塞满了市委、市政府各个信报箱。

    这回却不是举报信,而变成了表扬信。

     这封以基层干部群众的名义和口吻写的信,将李东达说成了焦裕禄、孔繁森式的优秀干部,在德、能、勤、绩、廉各个方面都表现出色,堪称典范。

    信中疾呼,对李东达这样难得的好干部应该给予高度重视,不拘一格地大胆提拔重用,给他一个更宽阔的舞台,让他为云赭经济社会加速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这封充满溢美之词的表扬信引起了市委组织部长甘泉水的极度反感。

    甘泉水很自然地想到,此信只怕是李东达指使人炮制的,目的是企图挽回那封举报信给他带来的不利影响。

    部长就觉得李东达思想不纯,人品有问题,功利心太重,使用这样的干部可就得格外慎重了。

     甘泉水没有犹豫,就在表扬信右上角批示道:此人暂缓发文。

    组织部长一锤定音,组织部发文公布的正县级后备干部名单中,就没了“李东达”三个字的一席之地。

     “暂缓发文”,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发文稍微放后一步,并不是说不准备发文,也不是说因什么问题不能发文。

    可字面理解并不等于实际用意,两者的差别往往还很大。

    这里的“暂缓发文”,其实就是“不再发文”的委婉说法。

    当然也不能完全说死,“暂缓发文”也有可能“暂 缓”一段时间之后又起死回生,但那种情况非常少见。

    李东达自然深知其中奥妙,所以他一下子傻了眼。

    他更担心的是,“暂缓发文”将会直接影响他爬上局长的位子。

    他急得直拿脚跳,真恨不得把那个跟他作对的人揪出来一棒子打死。

     李东达扛着一张黑脸上班,田晓堂看在眼里,知道他必定是气急败坏了。

    田晓堂暗想,那封举报信会是谁弄的呢?包云河吗?有可能。

    包云河曾经流露过这种情绪,但也不一定。

    李东达满世界拉票,早已让不少人看不惯了。

    而那表扬信又是谁的杰作呢?表扬信和举报信是出自同一个人之手吗?如果两封信的策划者是同一个人,那这个人实在是太高明,太老到,也太阴毒了。

    这种先抑后扬、连环出击的谋略,绝非一般人想得出来。

    由此分析,这事只怕还真是包云河干的,只有他才会这么老谋深算。

    不过究竟是不是他,田晓堂仍不敢肯定,也不会去冒昧地问包云河,这个疑问也许永远也不能解开。

    如果表扬信和举报信的策划者不是同一个人,那表扬信就很有可能是李东达授意别人炮制出来的。

    李东达要是真这样干了,那可就蠢到家了。

     过了两天,田晓堂隐隐察觉到,李东达只怕是怀疑上他了。

    因为李东达对他的态度陡然有了不小的变化。

    不仅不再主动找他去商量工作,而且对他的称呼也由亲热的“晓堂”变成了生硬的“田局长”。

    田晓堂不由在心里大呼冤枉,却不可能去当面向李东达申辩,好还自己一个清白。

    很显然,李东达已把他视作了潜在的竞争对手,就像包云河曾把李东达视作对手一样。

    李东达怀疑他在背后捣鬼,其实再正常不过,无论他怎么申辩,恐怕都无济于事。

    只是这么不明不白地做了人家的对手,他实在是不乐意。

     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