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关灯
我想让他亲自看看,我在这里,过得很幸福。

    不要再挂念我。

    不要再……爱慕我。

    长歌,你也要幸福。

    第16章:16(受)长相思,在长安

    其实我也觉得可悲。发生这么多事,隔了这么多的伤仇,我还是……不能恨长歌。

    我对于他,无能为力。我不爱他,同样的也不会恨他,正如他所说,我们是彼此在这世上最后的亲人了。

    我又想起临别时他对我说的话。

    “此去路途遥远,一路小心,记得给我写信,就当是可怜我,只有你一个亲人了。”

    写信。

    我来到杭州已经几日,一直跟着几位友人四处游玩,都忘了这一回事。

    他们还在醉醺醺地谈天说地,我先行告辞,临走前宋澄风提醒我:“玉兄,不要忘了结账啊!明日我们再邀你!”

    我低声说明日我要留在家中,不来了,但回头一看,他们已经俯在桌上呼呼大睡,我叹了口气,结账离去了。

    护卫跟在我身后,突然问我:“长公子,你为何要与那群人交好?”

    我一愣:“这……交好还需要什么理由吗?”

    他道:“可属下觉得,他们心思不纯。”

    “你不要这般说,”我皱眉打断他,“背后议人,非君子之所为。而且宋兄他们,待我很好。”

    护卫没再说话了。

    我回到住所,立马进了书房,铺纸研墨,待写落“见字如晤,展信佳颜”几个字,我却忽然停住了。

    这十几年来,我与长歌从未分别,更谈何写信。我不知道该以什么语气,又该写些什么。

    枯坐半个时辰,也才写了寥寥半页纸。

    我在信中说,江南春景怡人,薄衣出行也不寒,但我总会随身备一件外衣,所以不必担忧我生病。

    我在杭州结交了好友,他们待我很好,会与我一同出行。

    有一次出行,恰逢天落细雨,友人们说不必打伞,一如诗中说: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我也很喜欢这一句。

    虽然归家后有些着凉了,但一杯温茶下肚,便又觉得舒心。

    吾弟长歌,不知你在京城,是否一切安好?

    可愿与我相约,共赏江南美景?这里一切都好,可我总觉得,还是缺了一块。

    每逢夜色寂寞,我难免想起你。你应当也会喜欢江南的风景。这里是阿娘的故乡。

    你还记得那首歌谣吗?你夜里梦魇,我总给你唱的。

    江南好,春桥与碧波

    杨柳絮,渺如三月歌……

    我总觉得这一曲还未完,待来日与友人相约,我要向他们打听一番。

    待你来了江南,我再为你唱。

    纸短情长,言尽依依,天寒露重,望君保重。

    这封信我写得不长,很快就交付给侍从,让他寄给长歌。

    长歌的回信来得很快。

    那日我正与宋兄游玩归来,他们说夜色深重,不便归去,便在我居所借住。

    他们见我住处,似乎有些惊讶,道:“这竟是玉兄的宅子?此处风景甚好,据说还是个聚福之地,但早几年就被人买作私宅了,一直没人入住,许多财主想买,却连主人都找不着。”

    长歌这么早就买好宅子了?我一愣。

    这些事情,长歌从来没与我说过,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们。

    不过他们并不在意,只是对我的态度越发亲和了,甚至有些……谄媚?

    我心知不该这么想,但又觉得很不适应。

    下人告诉我,京中回信到了。

    我喜极,立马告辞去了书房,他们见我如此焦急,打趣我说,是不是心上人的来信。

    不是的。是我的亲人。怎么会是心上人呢……

    我匆匆离去,隐约听见他们说什么,新帝登基……造反被镇压……不日行刑……

    我没在意,我此刻满心只想着长歌的回信。

    “昨得书笺,反复读之,深情厚意,感莫能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