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关灯
了儿子的一点脉。

     极有主见,也绝不会做无用功。

     既然赵昕自称了臣,赵祯也拿出了对待臣子的态度,回身落座,一本正经对着赵昕说道:“为何要去?你可知你年岁尚幼,不宜去灵堂?” 长辈也就罢了,毕竟有一个孝字在前。

    可这是平辈,又是幼殇,根本没有这个必要。

     万一要是撞见什么不干净的东西,没地买后悔药去。

     赵昕也有板有眼地答道:“臣尝闻,言出必践,信也。

    人无信则不立。

    臣已经答应过三哥,也不愿成为失信之人。

     “况三哥与臣为兄弟,我天家忠孝友悌皆为天下垂范,岂有伤臣之理?” * 翌日,天边日光未现,在瓠羹店蒸屉冒出的蒸汽与凝结的晨雾中,不时有市民从家中走出。

    双手拢在袖子里,快速钻进一家家街边的早餐店。

     或点上一份朴素的粥饭加杯豆浆,或拍出一串钱,来个奢侈的灌肺羊头汤饼套餐,续接上夜市的热闹,将寂静排除出局。

     大宋朝商业发达,东京城作为天子居所,也有着当今世上最庞大的小市民阶级。

     这些人有钱又有闲,平日里最爱干的事情就是给自己找乐子。

     而今日无疑是他们的狂欢日。

     早餐店的辐射范围有限,除了全东京城都有名的大店,大多是做熟客的生意。

     王氏瓠羹店的老板王三今日就有些迷瞪,怎么才一天不见,这些个老食客的口头禅就从“吃了么您嘞”、“今儿个吃点啥”、“要不咱哥两拼一桌”统一变成了“听说了吗?” 若是对方答听说了,就自然而然聚集到一处,开始小声嘀咕交流,不时拍桌称赞。

     若是对方答不知道,也会被好奇心拉入讨论之中,间或做出以手指天动作,显现惊诧莫名的表情。

     一见便知是出了了不得的大事。

     总而言之,整个早餐店的气氛就很不对劲,明眼人一见便知有惊人的消息在汇聚交换。

     大宋朝并不会因言获罪,王三也是被这些食客们神神叨叨的姿态给弄得如同百爪挠心。

     终于是按捺不住,瞅了个空当将活交给徒弟,腆着脸走到一桌点餐较少的文士面前,搓搓手开门见山问道:“几位相公,劳烦相问,您几位究竟在聊些什么呢?可否让小老儿也听一听?” 着水蓝色长袍的士子惊讶道:“怎得,如此大事,老丈竟然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