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冲突

关灯
起的堂口实在太多了,看似风光一时,往往破灭也很迅速,可能一夜之间便没了。

     这时,李福禄在旁边插了一句:“大哥,不如你也建一个堂口。

    ” 谢小玉心头一动。

    正如李光宗刚才所说,如果有一个帮会,做事会容易很多。

     不过转念间,他又摇了摇头。

    他不是没经历过类似的事。

     门派里也有人拉帮结派,因为没权没势,被人打压很长一段时间。

    但是时间久了,实力一点一点提升,他发现曾经打压过他的那些人大多成了被别人欺压的人物。

    这让他明白一件事。

     拉帮结派固然能逞威一时,但是在心志上已经落了下风,在道途上根本走不远。

    后来他的师父还告诉他,门派里的长老们对此并不是一无所知,他们听之任之,只不过拿这些人当试金石,如果顶不住压力同流合污,就是自甘堕落,这样的人没有培养价值。

     “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想法?”谢小玉突然想试试李光宗旳心思。

     李光宗显得有些不好意思,呐呐道:“我确实这么想过。

    如果小哥成了堂主,我就算捞不到一个舵主身份,至少也是元老。

    ” 李光宗的坦率让谢小玉颇为欣喜,所以他不吝啬地指点几句:“这确实很风光,可惜不是长久之计。

    那些堂主、舵主在修练方面肯定走不远,在这个世界上,实力才是根本。

    ” 话已经说透,言尽于此,剩下的只有靠自己领悟。

    谢小玉转身就走,回石室修练。

     崖顶上,大叔、超叔、老白全都若有所思,长叔也有所感悟。

    不过他心无大志,一辈子替人干活,现在就算得了功法,也没怎么专心修练。

    至于那几个傻小子根本就没听懂,这些道理对他们来说实在太深奥了。

     此刻想得最深的莫过于李光宗,他的脑子里闪现出谢小玉刚才那一刀。

     刀不是劈向他,他却有一种挡无可挡、躲无可躲的感觉。

    这是何等强悍的一刀。

     更令他震撼的是,那个舵主的境界明显比谢小玉高,而且高了不止一点半点。

    如果说谢小玉如同湖水,那个舵主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大海。

    但是一剑之下,胜负截然相反,境界高的那个居然一招就败。

     李光宗知道自己是粗人,弄不懂其中高深莫测的道理,但是他知道谢小玉的话没错,那个舵主就是最好的证明,虽然风光无限,却把未来的路堵死了,再也走不远。

     不知不觉中,他的心里隐约有些想法,急急忙忙放下碗,跑回自己的房间。

     门一关,盘腿坐下,李光宗立刻发现以前不明白的地方一下子清楚起来。

     这是顿悟。

     他听别人提起过,没想到自己也遇上了。

     气沉丹田,李光宗呼地吐出一口浊气,然后哈的一声,丹田发劲。

    瞬间,他就感觉浑身上下一阵酥麻,四肢百脉都像浸泡在温水之中,暖洋洋的。

    他猛地一拳打出,拳头击破空气,居然荡起一阵波纹。

    那波纹传到四壁的木墙上,顿时响起砰的一声轻响。

     李光宗并没有停下,紧接着就是一肘。

    这一肘更厉害,木头墙壁不停晃动起来,就像要散架似的。

     李光宗根本不在乎这间房子,顶多重新搭建,他在窄小的房间里打起拳来。

    他自己并没有注意到,每一拳打出,他的皮肤就变得越发精亮,筋肉间更是泛起一层异样的光泽,就像是打磨无数遍的精铜。

     房间外,正在喝鸡汤的人们全都停了下来。

    他们惊诧地看着李光宗的房间,看着那瑟瑟发抖的墙壁,看着已经震裂的窗户,脸上满是惊异。

     石室里,谢小玉同样也听到了外面的动静。

    这段日子,他除了苦修《六如法》,同样也没搁下《观天彻地洞幽大法》。

    这门观星望气之术不愧为超品功法,只练了这么点时间,他的五感就变得越来越敏锐。

     李光宗意外顿悟,这确实出乎他的意料。

    一个门外汉被他一句话点醒,居然入了门。

     多少有点成就感的同时,也让他生起一丝紧迫感。

     入门之后就是练气一重。

    他自己也才练气三重,差得不多,《力士经》又是前期修练速度最快的几种正道功法之一,别到时候被李光宗反超过去,那就太丢人了。

     沉心静气,他再次进入梦境。

    大梦真诀坐卧行走都能修练,但是他毕竟已经习惯打坐,感觉效率更好一些。

     这次,他没有拿起长刀在牌子上刻符,而是专注于剑法。

     刚才那一战给了他很多启示。

    不只是剑法方面的启示,还有其他东西,比如他也想学那人一样,借用某样东西传导真气练剑。

     别人好的地方肯定要学,这样进步才快。

    不过他不想用鞭子,或许可以换成丝线试试。

     在梦境中演练一番,他立刻把顶端的尖头换成如铜钱的圆盘。

    尖头利于击刺,却不利于斩切。

     《六如法》对招式没有限制,全凭各人领悟,而他的招式已经定了型。

    或许因为一开始用长刀代剑,所以他的剑法斩切多于击刺。

     好在所谓的飞剑只是一个统称,式样未必是剑,也可以是斧、钺、钩、叉……近几百年来,剑丸和飞环渐渐流行,因为它们的形状最简单,御使起来相对容易,也利于招式变换。

     他把顶端改成这个模样,为的就是以后使用飞环。

     飞环和剑丸相比,操纵要难一些,却胜在速度快,威力也更大,因为飞环有刃,剑丸没有。

     次日清晨,谢小玉并没有像以往那样早起。

    他的长刀送去修,根本没办法练,故直到李光宗他们出来之后,他才走出石室。

     李光宗的精神看上去极好,站在那里给人的感觉却仿佛一座山、一块巨石。

     谢小玉拱了拱手说道:“恭喜你已经入门了,现在你也可以对别人说你是一个修士。

    ” 李光宗笑得合不拢嘴,他现在终于知道修士和凡人的差别,也终于知道那些香主、舵主和堂主虽然客气,但是看着他们的眼神为什么犹如看一群蝼蚁。

    这一脚踏出,果然是两番天地。

     “我这是顿悟吧?”李光宗仍旧缺乏自信,他还要确认一下。

     “可以算顿悟,也可以不算。

    《力士经》入门最易,不需要资质,不需要悟性,只要心性相合。

    ”谢小玉解释道。

     李光宗一脸迷糊,其他人更如同身处迷雾之中。

     谢小玉微微一笑,他知道李光宗不懂,其他人更不懂。

    此刻他的心情不错,所以有兴趣多解释几句。

     “《力士经》是以力破天的功法,却清正平和,并不注重打斗。

    昨天晚上你心有所感,心性相合,所以有了这番成就。

    ” 突然,谢小玉转头朝着长叔看去。

    他以前从来没有注意这个人,只觉得长叔不求上进,没想到刚才一扫之间,居然发现长叔也已经到了门坎上,只差一步跨出。

    仔细想来,此人的心性好像比李光宗更合适这部功法。

     他正盘算着,就听到李福禄嘟囔道:“俺们脑子笨,那岂不是一辈子都要在门外转?” 谢小玉笑着安慰道:“修练《力士经》有两种办法,一种就是像你爹那样,明其理,合心性,不强求;另外一种是按部就班,以勤补拙,日积月累。

    ” “就是叫你更刻苦一些。

    ”李光宗在儿子的脑袋上又拍了一巴掌,谆谆训道。

     谢小玉没有再说什么,只是心中